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打造“全环境育人”工作格局,落实全环境立德树人,立足学生实际,着重培养学生“有理想、有目标、有责任、能自律、守纪律、知感恩”,促进德育落地,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依法依规办学,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做好减负提质增效。
3.牢牢树立教学质量意识,旗帜鲜明抓教学,教学质量稳定步提升。初四年级合格率力争全市第6,优秀率缩小与其他学校差距;初一初二年级两率力争第7,初三年级两率力争第8。
4.加强创新教研工作,丰富教师教学思想、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赋能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5.做实做细教学常规,夯实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
6.德智体美劳融合发展。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高沿情操、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全市学校体育运动会上力争取得好成绩。
三、具体任务及工作措施
1.全环境立德树人,促进德育落地。
(1)针对学生实际,提出具体的德育目标,本学期重点围绕“有理想、有目标、有责任、能自律、守纪律、知感恩”,开展德育工作。
(2)牢牢树立“德育无小事、时时事事有德育”的全员育人的德育格局,形成人人参与德育的良好氛围。
(3)研究德育工作方法,重视德育效果。解决德育工作悬空的问题,德育工作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思想深处触动学生,促进学生正确的德育认知和道德观念的形成。
(4)发挥学科育人功能。学科教师要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资源,找准德育契合点和德育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
(5)发挥德育主题教育功能,开展好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利用好期中期末总结表彰等活动,实现学生对责任、自律在情感上的道德体验。
(6)坚持开好每周一次的班会课。针对班级一周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围绕责任和自律,思考、反思,理性分析认识自己的思想言行,明确是非、美丑、善恶标准,促进学生对责任、自律的道德认知。
(7)利用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
弘扬正能量,发挥好学生身边榜样的价值引领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严格学生管理。做到活而不乱,静而不死。落实候课制度,上下两节课教师要有效衔接,保持教室安静、教学楼内安静。学校领导、级部领导、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深入学生上课、活动现场,掌握学生的秩序、行为情况,及时校正,为班会课积累好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育素材。任课教师要负起责任,学生上课、活动,任课教师是学生秩序的第一责任人,室外活动,即使让学生放松也要有秩序。
(2)深入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学生要做到严而有爱。把严作为管理学生的主基调。老师与学生有心灵的交流,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但要掌握好尺度、分寸。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约束自己的言行。
(3)家校协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任课教师要经常性的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情况,分析问题,达成教育共识,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促进学生思想向好发展。
(4)完善班级学生积分赛,实现目标管理,作为三好学生评选、团员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任务驱动和目标激励,提高学生的责任、自律、规矩意识和学习内动力。
3.加强创新教研工作,为教学质量提升赋能。
(1)加强教研工作队伍建设。选好教研组长,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形成在教导处领导下,教研组长领头、优秀教师动、学科教师参与的教研格局。
(2)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核心素养发展背景下的深度教学相关的理念,丰富教学思想。组织班主任工作交流、优秀学科教师经验交流,向身边人学习、向先进教师学习。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资源。
(3)围绕达标课堂,教学评一致的教学理念,开展好针对实际问题解决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学校层面、各个教研组要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瓶颈、困惑,提出有教研意义的明确的教研主题,通过学习、思考探索、实践、交流分享,形成最佳问题解决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核心素养立意背景下的命题研究。各教研组要认真研究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命题,领悟命题理念、命题思路、考察方式的动向,反思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短板,思考下一步教学的策略。
(4)落实集体备课制度。继续严格落实教研室集体备课的时间安排,将集体备课落在实处。发挥好备课组集体的力量, 认真研究学习课标理解,挖掘学科思想方法、制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搜集教学资源,研究重难点突破措施、研究评价方式、教学落实措施,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设计。
4.以达标课堂为引领,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深度备课。以深度教学为追求,研究课程标准,解读教学内容间的关系、挖掘教学内容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构建知识框架,精心选取创设问题情境,做到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
(2)重视学生参与。用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体验,重视知识的生成,建构知识体系,理解学科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所学新知识与问题情境建立关联,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达到学以致用。
(3)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坚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及时评价反馈,掌握学情、引导激励,使学生持续的主动学习。
(4)推进教学领导推门听课和巡课工作,深入班级、深入一线,及时掌握教学工作第一手资料。
5.加强教学常规。
(1)提高备课、作业、批改、教研学习等各项工作的内涵,把工作干在平日,把教学常规与平日教学结合起来,落在实处,不搞突击式的应付做假,使各项教学常规能助力教学,而不是阻碍教学,把教学常规作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而不是影响教学的负担。
(2)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导处、年级负责人、教研组长要经常性的深入教师、深入课堂,了解每个教师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发现典型,发挥好典型的引领作用,及时改进教学常规。
6.落实“双减”工作要求,加强五项管理。
(1)开齐开足学科,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落实音体美纲性管理要求。
(2)严格执行节假日安排及在校期间作息制度管理,杜绝加班加点。
(3)严格落实作业备课、审批、公示、布置、批改、讲评等相关制度,合理统筹学生课业负担及提高学业质量的关系,加强作业改革,提高作业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证学生合理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发挥好作业的功能,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让家长批作业,减轻家长负担。
(4)严禁组织诱导学生参与课外辅导,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辅导负担及家长的经济负担。
(5)加强学生手机管理,严禁学生私自将手机带入校园,加强学生正确的网络观教育,严禁利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
(6)严格教辅征订管理,落实一科一辅制度,严禁在上级审核的教辅用书目录以外诱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严禁利用课外教辅资料给学生统一布置作业。
(7)加强考试管理,不私自组织学生各种考试,严禁公开学生成绩, 严禁以成绩给学生排队。
(8)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加强学生用眼教育,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加强体育锻炼,按要求完成上报体育健康测评数据。
(9)规范办学行为,确保教学安全。严格落实罗峰初中规范教学行业规定、罗峰初中音体美劳实践教师教学行为规定,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上课安全,确保课堂不发生任何意外事件。
7.加强体育、美育、劳动、综合实践教育。
(1)加强群众性体育、美育教育。既要关注各项竞赛,更要面向全体,利用好体育课、课间操、课后社团活动,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和体育技能,提高全体学生的美育素养和艺术技能,为体育、艺术学科中考改革打好基础;积极训练,认真组织好全市学校运动会。
(2)加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用好校内蔬菜种植综合实践和劳动基地,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劳动;发挥家庭的作用,落实劳动清单,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开展自然探索、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社会调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好社会综合实践基地作用,开展一次校外研学旅行;开发完善好蔬菜种植、石门孟家社区研学等校本实践课程。
8.提高家校共育水平。家校沟通交流越顺畅,家长对教师越认可,越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越有利于化解各种误解。针对罗峰学校的实际,家校交流、沟通显的尤其重要。我们要通过平日交谈,电话、微信、家访等方式,向家长积极宣传学习的重要、给家长教育孩孩子的建议、用行动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激励学生家长树立教育的信心,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用真诚、行动、过程,赢得社会对罗峰学校和罗峰教师的信赖、认可。
9.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做好课后服务民生工作,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根据学校条件,开设课程超市,引导学生根据需求,选取适合的服务项目。加强课后服务的管理,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加强课后服务的安全管理。
10.做好控辍保学。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家庭状况,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家校交流,及时化解学生的辍学念头,绝不能出现以往出现的问题。
11.加强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工作。
(1)开齐开足实验课,实验开出率达到百分之百。
(2)加强实验室管理,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加强危化品管理,定期开展危化品使用管理培训,定期开展危化品管理、使用情况检查。
(3)加强实验技能培训,做好实验室开放,提高教师实验技能水平;参加上级各种实验创新设计比赛、实验技能比赛。
(4)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落实信息技术2.0相关工作,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积极参加各种信息技术技能比赛、课件、微课比赛
(5)认真准备好毕业年级实验技能考试,加强有关人员的培训,落实责任,力争实验技能考试组织工作规范有序、不出意外,确保实验技能考试顺利进行并取得好的成绩。
12.做好重大考试组织工作。根据上级安排,组织好中考、会考报名,音美技能测试,实验技能测试,英语听说考试,中考等组织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做好高考人员的培训、教育及外派工作,认真完成上级交办的考务任务。
附:教学工作一览表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一览表
时间 | 工作内容 | 负责人 | 备注 |
2月下旬 | 开学工作准备 | 孙旭洲 | |
2月下旬 | 班级、任课教师调整 | 宋德成 | |
2月下旬 | 教研计划、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制定、集体备课安排 | 冯绍杰、年级主任、教研组长 | |
2月下旬 | 学生一日常规教育 | 房天聪 | |
3月上旬到5月中旬 | 开展校级和教研组教研活动 | 宋德成、冯绍杰 | |
3月上旬到5月中旬 | 筹备全市体育运动会 | 房天聪 | |
3月下旬 | 教学常规检查 | 宋德成冯绍杰 | |
4月上旬 | 中考、会考报名相关工作 | 宋德成杨晓梅冯绍杰于兴娥 | |
4月中旬 | 实验技能考试 | 宋德成杨晓梅冯绍杰曹岩玲 | |
4月下旬 |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 宋德成杨晓梅冯绍杰 | |
5月上旬 | 期中考试 | 宋德成冯绍杰 | |
5月上旬 | 期中质量分析、总结、期中家长会 | 宋德成、冯绍杰、年级主任 | |
5月中旬 | 准备教学督导工作 | 所有领导 | |
5月中旬 | 准备教学常规检查 | 宋德成冯绍杰 | |
6月中旬 | 英语听说考试、会考相关工作 | 宋德成杨晓梅冯绍杰 | |
6月中旬 | 期末复习 | 宋德成冯绍杰 | |
7月上旬 | 期末考试、暑假准备工作 | 宋德成冯绍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