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围绕“一个长远发展目标、两个品牌打造、三个特色创建、四大工作抓手”,着力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办学品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凝心聚力、务实奋进,努力开创学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一)重点工作
1.一个长远发展目标——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2023年学校进入到了一个新发展时期——学校由“烟台市蓬莱区新港街道学区中心学校”更名为“烟台市蓬莱经济开发区小学”,正式成为一所直属小学。2024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确立了学校长期发展目标:播下“至善”的种子,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推进质量、品牌、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我们必须引领教师把握新背景、站在新前沿、瞄准新理念、寻找新标杆,本学期在教学质量、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才能让学校发展目标向前迈进的步伐更加坚实。
2.两个品牌打造——“至善”党建品牌和“和善”德育品牌
(1)“一课三讲”,打造“至善”党建品牌
新学期党建工作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校“至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一课三讲”活动。发挥党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定期开展“党员教师立标课”;发挥“至善讲坛”党建文化品牌示范作用,定期开展“学生讲坛”“家长讲坛”“教师讲坛”活动;以党建为引领,夯基、铸魂,丰富党建品牌内涵。
(2)四条途径,打造“和善”德育品牌
一是突出“一条主线”,扎实推进“和善”德育品牌进程;二是构建“一个体系”,深入推进德智体艺创五大课程体系得稳步实施;三是加强“一支队伍”,在推动德育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建立班主任工作坊,坚持每月一研讨制度;四是形成“一个合力”,着力画好家校社合作育人“同心圆”,开展好“开小好声音家长专栏”“亲子活动”“三级家委会建设”活动,打造和善的家校空间。
3.三个特色创建——“至善”课程体系、“至善”教师体系、“至善”评价体系
“核心素养”的落地,课程是灵魂,评价是关键,教师素养及培养是保障。学校在“和善”教育的引领下,积极开展“生长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在承办全区“生长课堂”推进会准备期间,学校从课程建构、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梳理,目前已建构起“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至善”课程体系;“个体培养+团队共进”的“至善”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完善了学生“至善”评价体系。新的学年,学校将进一步巩固学校发展成效,做靓“至善”文化品牌,细化课程内容;打造名师团队;探索教师评价体系。在“特”的道路上昂首挺胸,跑出自信、跑出加速度。
4. 四大工作抓手——引领、载体、变革、发展
(1)铸初心,强队伍
固初心:坚持每周一次的师德、业务学习,依托党小组活动筑牢初心。丰内涵:借助“至善讲坛”开设班主任讲坛,读书分享会、成长汇报、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内涵。炼技能:定期举行教师优质课比赛、教师技能大赛、基本功比赛。成名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养方式,切实帮助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2)严常规,抓质量
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观念,严抓教学常规管理。以优化课堂教学,规范作业设计与批改为着力点,扎实完成教学工作;以阶段监测为切入口,强化质量意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3)重科研,提实效
以《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抓手,深化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推进校本教研模式,做到科研有实效;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形成研究共同体,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进行集体教研,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4)涵文明,养儒气
全面强化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创新形式,开展“一天一文明”活动,践行文明之行为;评选“文明班级”“美德星”“小达人”,定期举行颁章仪式,树立文明之楷模,浸润开小学子儒雅之气。
(二)其他工作
1.安全管理标准化。继续坚持安全常规管理工作,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培养安全自护意识及能力,做好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形成闭环,筑牢安全防火墙。
2.卫生保健专业化。向家长、学生普及有关近视、肥胖知识,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每月进行视力、体重监测,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家长,家校联手共同干预;根据每月视力、体重监测结果,视力保持好的学生可获得一枚“爱眼星”;加强体育锻炼,体重明显下降的肥胖儿童可获得一枚“健体星”。
3.艺体工作规范化。在上齐上全上好国家规定课程外,抓实社团活动。提前做好艺术节、工作坊、体育节地开展工作;对春季开展的一系列艺体赛事,做好赛前动员、训练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艺、体素养的提升。
4.后勤管理精细化。
常规工作:加大投入进行基础建设,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加强水电线路、设备维修保养的管理,及时维修,优质高效;物资保障要充足、到位。
食堂工作:一是强化全方位管理和强有力监督,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使学校食堂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二是强化流程管理,从进货、仓储、加工等环节层层严格把关;三是强化监督机制,严格索证索票制度、验收制度、消毒登记制度、食品留样登记制度;四是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