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使全校教学及管理工作科学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师德修养
1.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以对国家、学校和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教师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正确的教育人才观,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积极承担教学任务。
2. 勤于教学,精于业务。坚持以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加强研究和理解所授课程,不断提高学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协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
3. 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把“育人”放在首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4.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树立优良学风教风,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守社会公德,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诚信正直,以身作则。
5. 严谨治学,精益求精,遵章守纪,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教学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的工作,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前准备
6. 教师备课时应熟悉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参考资料,确定教学目的要求,掌握学生情况,增强教学针对性,认真 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充分准备教学备课笔记和教案。
7. 教案。教案作为教学实施的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每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重难点和解决方法,课程各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
三、课堂教学
8. 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合理、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信息化教堂教学信息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9. 任课教师要按课程表所安排的时间上课,不得随意自行停课、调课、增减学时数。
10. 教师应加强课堂管控,维持课堂秩序,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做好课堂考勤记查,对于缺勤、违纪的学生应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四、辅导、答疑和作业
11. 辅导、答疑。教师有进行辅导、答疑的责任。辅导、答疑可采取集体辅导或分散指导的方式。任课教师在辅导答疑中因材施教,注意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对基础较差、学习有困生,应重点辅导帮助。教师应充分利用辅导答疑时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征求对教学的意见,不断改进工作。
四、实验教学
12. 实验教师在实验开出前,应根据要求认真进行教学准备,具备实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仪器设备使用 说明或操作规程、实验(或操作)注意事项等基本教学文件,认真编写实验教案。对计划开出的新实验,实验教师应在试做的基础上,完成试做报告。实验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验的要求,做好消耗材料、试剂或元器件的准备,确保实验仪器设备完好;认真检查安全设施,向学生认真讲解实验室规章制度和具体安全要求,保证实验安全。
13. 在实验过程中,实验教师应加强现场巡视、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纠正学生的不正确操作,解答实验现象和疑难问题: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测量、统计、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方面的能力;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对不符合要求者责令重做,及时处理实验过程中的突发情况,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