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大庆路学校2022-2023学年度教学研究活动、成果

日期:2024-12-06     

字号:

——栖霞市大庆路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新入职教师听评课教研活动总结

本学期,大庆路学校又迎来了几位新教师,他们年轻、热情、充满朝气,将会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为了全面了解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大庆路学校于9月5-8日开展了新入职教师听评课教研活动。

在此次教研活动中,从校长到语文数学学科组长带头深入课堂,同一教研组,不同学科组的教师也积极参加听课。

参加听评课活动的新教师都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互相学习、切磋、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每位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备课环节上不仅查阅了大量资料,而且虚心求教有经验的教师,教研组内老师热心帮助、组织说课、评课,对每一个知识点、教学环节都反复探讨、修改。在活动中,不仅参加讲课教师收获颇丰,其他老师也受益匪浅。

活动结束后,执教老师针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听课教师畅所欲言,纷纷提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及困惑,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地剖析与概括。学校领导对老师们的教学进行了积极地肯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让每位教师受益匪浅。

语文学科教研组长这样评价语文课堂:

一、精彩之处

1.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正是需要培养学习习惯的时候,三位老师对此都有精心的设计,她们或用课前儿歌,或用小红花,告诉孩子们课上要注意的事项,让孩子更容易听懂,也更愿意去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所以两位老师的课堂都组织的井然有序。

2.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金圣颖和刘媛媛两位老师在识字的教学中,根据不同的需求,运用了看图片识字、组词语识字、说字理识字、讲故事识字、生活识字等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也设计了有趣的摘苹果、找朋友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巩固识字,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趣生动。

3.  注重了语文要素的落实

徐华龄老师在教学中注意了语文要素的落实和方法指导,对于“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让学生由“学会”“会学”到“会用”,循序渐进,学生学有所得。

3.注重了语文能力的培养

三位老师在授课中,都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说完整的话这一“说”的能力。金圣颖老师在巩固识字“我、你、他”时,让学生用“我、你”来互相询问“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培养了学生大胆“说”的能力。之后又用“他”询问其他同学,刚刚的同学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这也培养了学生要认真听别人讲话的好习惯。刘媛媛老师则在“金木水火土”的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说一说“水、火都能做什么,有什么危害”,既锻炼了学生说的能力,还联系了生活。

二、改进之处

1.一年级的孩子刚刚入学,所以我们展示给孩子们的东西,不管是课题的板书,还是课上的识字卡片,都要用最规范的汉字来展示。

2.在备课时,要找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来进行重点突破,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提高。

数学学科组长这样评价数学课堂:

一、值得学习之处:

1.讲课老师态度认真负责

从接到教导处布置的任务到讲课,三位老师在短短的时间内准备好了教学设计,精心准备了花样丰富的学具,设计了适合的课件,足以看出三位老师认真备课、用心准备的态度。

2.备课组共同教研

每一位老师的讲课除了个人的努力付出,还离不开备课组的共同教研。一至四年级备课组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多次试听、讨论、修改,为讲课老师出谋划策。良好的教研氛围不仅促进了教师个人的成长,也带动了整个备课组的发展。

3.听课老师学习积极主动

教导处要求,同年级组的老师要参与听本组的课,新教师要全程参与听课。从这四节课的听课人员看,除了评委老师全程参与外,参与听课最多的是四年级、一年级数学备课组,特别是王晓、李佳颖、胡桂香、于满玉、徐宇、高书文等青年教师主动听课,积极学习。

二、需要改进之处:

1.重视重难点的把握

如一年级《1——5各数的认识》一课。数的认识不仅仅是认识数字,会读、会写数字,这只是显性的知识,我们的数学更重要的是关注一些隐性的东西,如抽象能力、逻辑能力的培养。数的认识中正蕴含了这两方面的能力。数的认识应该重视认识的过程:先数实际的物体,我们要知道,数是数出来的,我们不能忽视数的过程,课件应该把物体单独放大呈现,让学生下去用手指着一个一个的边指边数,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数了具体的物体,再用圆片表示,可以摆圆片、画圆形,把物体抽象成图形;再写出数字,进一步的抽象。写、读数字后,让学生数一数身边的物体的数量,用数字表示来说一说,如我有1个书包、有2只手,注意不是两只手,有5个本子等,让学生认识到用数字表示数量。

1——5数字认识了后,教材上还有拨珠子表示,这个环节是必要的,有用的,学生一边拨珠子一边数数,既能感受数量变化,又能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1加上一个就是2,2加上1个就是3……,从数量的多少中抽象出数字大小的认识,及数的顺序排列。

所以,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教参、教材,教师自己要想明白了,教材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安排这样的环节有什么作用。

2.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培养要求,教师需要先对这些要求做到了然于心,并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课前准备要求、坐姿要求、握笔、听讲、表达等等方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