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十二月健康提示,请收好!

日期:2024-12-05     

字号: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十二月即将迎来大雪节气,天气日渐寒冷,人们户外活动减少,开窗通风频率也有所下降,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逐渐进入流行季。

海阳市留格庄中心卫生院提醒广大居民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对流行性感冒、肾综合征出血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等当前季节高发传染病的预防。此外,老年人还应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居民使用煤炉做饭、取暖应谨防一氧化碳中毒。

一、预防冬季各类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是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引起的症状相似,多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老年人、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应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建议居家休息,避免将疾病传染给他人。如症状较重,应做好个人防护,尽早前往医院就诊,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健康提示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通风期间要做好自身保暖。

(二)流行高峰季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

通风不良的场所,必须前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做好防护,且避免与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亲密接触,避免发生交叉感染。老年人、儿童、孕妇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尽量不要前往空气流通不畅的密闭区域,如必须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

(三)学校及托幼机构要严格做好相关工作

应做好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追踪、通风消毒和病例报告等工作,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患病学生,避免造成聚集性发病或暴发疫情。

(四)提高自我健康监测意识

若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并注意个人及家人的防护,避免传染给其他家庭成员,尤其要避免与老人、儿童亲密接触。居家时要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果症状较重或加重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情况下,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不要盲目用药、跟风用药。

二、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
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鼠的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症状为主。

健康提示

(一)接种疫苗

这是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有效措施,高发地区16-60岁的适龄人群,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年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二)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流行高峰期尽量不去野外有老鼠生存的地方游玩,不在野外荒草地上坐卧、露营;避免与老鼠排泄物(尿、粪)或分泌物接触,不吃生冷特别是容易被老鼠污染的食物、水和饮料等;野外工作人员尽量穿长裤长衫、不露脚趾的户外鞋,以防被鼠类咬伤,同时要避免皮肤粘膜破损,如有破损,应用碘酒消毒处理。
(三) 有症状及时就诊
出血热发病急、进展快,居民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延误。

三、预防诺如病毒等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腹泻,常见的病原主要有轮状病毒、柯萨奇肠道病毒、星状病毒和诺如病毒等。潜伏期常见数小时至3天,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临床类型可表现为呕吐型和肠炎型两种,肠炎型严重者易出现脱水。病毒性腹泻感染对象以幼儿、学龄儿童为主,主要通过食用污染的水源、食品传播感染,易在托幼、学校出现暴发。

其中冬季最常见的就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它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部分患者有头痛、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主要通过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水或者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吸入含有诺如病毒的气溶胶、甚至还可能通过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等途径感染,其传染性较强,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防范。

健康提示

(一)防止“病从口入”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

(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净,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

(三)搞好饮水卫生

饮用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不喝生水。

(四)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  

四、预防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

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高发季节,在寒冷冬季部分居民会使用煤炉做饭、取暖,或使用燃气热水器洗澡,若冬季门窗紧闭,通风不良,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健康提示

(一)做好自我安全防范

如有条件尽量使用集中供暖;室内使用煤炉、炭火取暖时,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不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使用燃气热水器时注意通风换气。

(二)定期开展设备检修

定期对煤气、燃气热水器减压阀和皮管进行检修,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时应及时更换。

(三)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早期泄露难以发现,建议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及早发现一氧化碳泄露,避免发生中毒。

(四)增强一氧化碳中毒紧急处理能力

若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关闭煤气/燃气灶具、管道煤气等设施设备,并迅速将中毒者转移到空气充足的地方,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五、老年人注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寒冷天气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血流不畅,脑、心肌、内脏血液灌流减少,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容易突发心绞痛、心脑梗塞等。因此,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危人群需注意做好相关防护。

健康提示

(一)注意保暖

老年人在冬季要注意保暖,多喝温水。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尤其应做好保暖措施,天气寒冷时减少外出,避免感冒和感染其他疾病。
(二)适量锻炼
冬季气温较低,但仍然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寒冷季节应避免晨练,建议白天温度上升后出门锻炼,或者选择在家适度运动,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合理安排运动项目。
(三)均衡膳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牛奶、深海鱼类、坚果类、禽类、豆制品,少吃猪羊牛等红肉。减少动物油脂、不健康油摄入量和糖类摄入量。
(四) 遵医嘱按时用药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切不可擅自减药或停药,同时还应加强血压、血脂与血糖监测。一旦出现胸闷气短、胸痛、头晕、气喘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治疗。
(五)避免情绪激动
遇事不怒、心胸开阔,避免过度兴奋与悲伤,防止脑卒中发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