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邹难,山东大学控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项目负责人,被授予"美国优秀人才认可奖"、"世界银行交通顾问专家"、"山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创业人才"、"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智慧城市、城市交通、生态、应急等领域智慧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实施等。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贯彻《烟台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市大数据局邀请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邹难对《办法》进行解读。
一、《办法》的实施将如何推进烟台市公共数据的市场化运营?
答:《办法》基于《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山东省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等基础性制度,从公共数据的数据管理、授权运营、数据安全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要求。第一,明确了公共数据运营工作的各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并建立了公共数据运营工作协调机制;第二,对于公共数据运营中最为核心的数据资源管理,从数据的归集、使用、治理等方面对大数据局和各数据提供单位明确了要求;第三,建立了公共数据运营的授权机制和授权规范以及对运营单位的运营成效的评估机制;第四,从制度管理、审查机制、日常监测、应急处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公共数据运营工作中的数据安全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办法》在落地实施层面为烟台市公共数据市场化运营指明了清晰方向,为各相关单位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依据、明确细致的职责划分,以及促进数据市场化流通的具体路径。
二、如何理解《办法》中提出的“原始数据不出域、批量数据可用不可见、个人信息精准授权应用”的要求?
答:《办法》的这一要求主要是为了维护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首先,在公共数据的运营过程中,原始的数据资源是不允许离开烟台政务外网,公共数据的流通只能基于政务外网进行加工后对外交付,不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拷贝或者数据库表推送;其次,在对批量数据有分析需求时,比如进行区域分析或行业统计时,应采用数据沙箱、隐私计算等技术,最终只对外提供计算结果,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最后,在公共数据运营过程中,若交付数据涉及个人信息时,应采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方式,要求数据应用单位提供个人的精准授权证明,否则不允许对外提供数据。
三、《办法》在实施时,如何避免公共数据被违规使用?
答:在运营工作前,运营单位和数据应用单位都会经过严格的筛选流程,要求单位签署承诺文件;在运营工作中,《办法》提出“一场景一授权”的运营原则,要求运营单位和数据应用单位的每个场景的合规性都需要经过市大数据局、数据提供部门、外部专家的审核后,才会对外提供。在运营工作后期,会对已对外提供的场景数据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管和不定期审查,出现异常情况时,会立即切断对外服务,并启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及时上报数据风险情况。
《办法》的出台,标志着烟台市在公共数据市场化流通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明确各方责任、规范数据管理、优化授权运营流程、强化数据安全保障及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等措施,《办法》将为烟台市数据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