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工作计划
海阳市徐家店镇中心小学
为进一步实现我校数学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进一步落实数学学科德育,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扎实有效地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特制订本学期数学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大背景下,我校本学期的数学教研工作,将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加强教师教材解读能力,深入挖掘数学知识本质,推进基于四维度知识分析的集体备课及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研究目标
1.依据研究体系确定教研主题。本学期我们将继续研究《数的运算》知识体系,以选定的知识体系以及上学年“聚焦“数与运算”领域的单元整体教学,发展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主题教研成果为载体,确定本学期教研主题:《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本学期我们将聚焦“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这一重点,期望通过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初步梳理出“数的运算”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基本策略。
2.通过教材研读,研究“教什么”的问题。通过学习教研室下发的《数的运算》知识体系相关资料,以及研读教材和教参,促使教师深入挖掘本领域各课的知识本质,然后根据四维知识分析的模式,研究“教什么”的问题,提高对数学知识的把握水平。
3.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研究“怎么教”的问题。基于所选定的知识体系,本学期我们主要选择一年级《1-5的认识和加减法》、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内容进行集体备课研讨。一是“读”懂教材:认真研读教材的情境窗、红点、绿点、习题,确定它们所承载的知识点及目标;二是“读”透新课标:通过查阅课标里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旨在让教师明确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是什么,有什么以及本质是什么,分析与本领域知识相关联的知识基础与延伸、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文化以及数学核心素养都有哪些。通过自主研读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研究“怎么教”的问题。
4.通过课例研讨,研究“教的怎么样”的问题。基于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打磨活动。执讲课题聚焦《数的运算》知识体系,按照教师自备——课堂展示——研讨修改——二轮展示——集体议课——形成课例的流程展开。集体研讨教学活动设计策略是否基于数的运算的一致性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研究“教的怎么样”的问题,提高我校数学教师的课堂授课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业质量。
三、主题教研要点及推进策略
(一)确立教研主题。
本学期我们将聚焦“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这一重点,初步梳理出“数的运算知识体系”发展学生运算能力的基本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目标。
(二)依据主题目标,规划具体的教研活动任务。
拟定开展以下具体活动:
1.观名师课堂;
2.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3.优质课展示课堂活动;
以上主题内容在学校数学教研会期间穿插进行,基本思路是学习领先——边学边研——边研边实践。具体的时间分工安排见教研配档表。
(三)实施策略:
1.紧扣运算一致性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学名师”观评课活动:
一是确定课例。共组织6次观名师课堂研讨活动。
具体的活动安排:
(1)九月份:《小数大小的比较》
(2)十月份:《数的运算总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3)十一月份:《换个角度认识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4)十二月份:《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二是具体要求:教师要进行详细的听课实录。记录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一言一语,侧重关注名师是如何设计教学活动的。同时聚焦个人关注点进行批注式评课。
2.“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集体备课研讨活动:
①统一教研时间。每周四下午一二节课。
②统一规划内容。内容的确定就依据选定的知识体系来统一安排。
③统一研讨重点。
研讨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
一是,本单元(或课时)重点教学内容及核心素养落点是什么?——指向课堂学习的目标。二是依据目标设计哪些层次的教学活动?——指向课堂教学策略。这一部分是我们研讨的重点。三是,设计怎样的评价任务来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指向课堂教学评价。
3.“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优质课展示课堂活动:
基于集体备课的研讨成果,开展青年教师优质课打磨活动。执讲课题聚焦《数的运算》知识体系,按照教师自备——课堂展示——研讨修改——二轮展示——集体议课——形成课例的流程展开。
要求在备课中,紧扣数学知识本质,设计有价值的教学活动,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新知自然地生长。
①确定讲课课题。为了与学习和集体备课研讨成果有效对接,教师在“数的运算知识体系”内选择讲课内容。
②集体备课。按照查阅课标——课标解读——确定核心概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任务——确立数学文化——设计题型题组——连理通法建构知识体系的思路进行集体备课研讨。
③集体观评课。要求每位教师详细记录课堂实录,然后紧扣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这一主题进行评课,撰写评课稿,然后组织所有数学教师进行评课议课,形成修改意见。
④二轮备课磨课:依据评课修改意见进行课例修改,然后进行第二轮磨课活动,重新修改进行第三轮课堂展示,最终形成定稿。
4. 开展新教材专题教研活动:
组织教师对新教材进行专项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对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的把握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发挥教研群体作用。
积极开展学校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做到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培训青年教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1.教研活动经常化。每周四下午定为集体教研活动时间。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教研活动系列化。开展活动要有系列,如围绕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这一教研主题组织理论学习,明确目标进行集体研讨。集体备课要确保实效,注意发挥每个教师的智慧,要求每个教师都需要撰写听评课感悟、主题教研策略提炼等,使更多的教师有参与的机会、锻炼的机会,真正把教研活动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结合起来,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
(二)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研实效。
1.每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教研组成员准时参加,不无故缺席,并做好详细记录。
2.根据本校的研究课题和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我们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方式,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经验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选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课堂教学实际需要确定教研主题,做到因需而研,以研促教,以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要求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发言,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根据我校数学教师结构,本学年重点进行知识的准确把握,学会解读教材。
4.鼓励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5.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
五、工作配档
徐家店镇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教研工作配档
时间 | 活动项目 |
9月 | 1.召开第一次学科教研会,传达海阳市数学教研会精神,学习本学期学校数学常规基本要求,布置本学期教研工作重点。 2.制定本学年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3.观名师课堂:《小数大小的比较》袁婷 4.双常规月常规展评(检查教师个人计划、备课、正规作业)。
|
10月 | 1.新课标研读: 根据集体备课内容,研读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2.集体备课:一年级《1-5的认识和加减法》 3.主题教研:新教材培训学习。 4.观名师课堂:《数的运算总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5.校内教学大比武:优质课展示课堂《数的运算》知识体系内选课。 6.学生计算能力检测。 7.组织教师进行学科阅读。 8.数学小讲师优质视频征集。 |
11月 | 1.新课标研读: 根据集体备课内容,研读课标中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 2.集体备课: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观名师课堂:《换个角度认识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4.主题教研:新教材培训学习。 5.县级优质课展示课堂:选择校级大比武获胜老师执讲,组织数学教师对本课进行反复听、改、再听、再改,形成一堂完成的展示课,参加比赛。 6.学生基本能力测验:量与计量、估测、画图能力。 7.常规普查。 8.组织教师进行学科阅读。 9.组织教师“限时空讲”。
|
12月 | 1.主题教研:新教材培训学习、总结。 2.观名师课堂《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3.期末教学常规展评。 4.组织教师持续进行学科阅读,做好记录。 5.迎接教研室年终教学工作检查。
|
1月 | 1.组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做好质量分析。 2.数学教研工作总结。 3.档案整理。 4.参加教研室组织“学科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
海阳市徐家店镇中心小学
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