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组教学计划
落实“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素养课堂建设,进行精细化、系列化主题教研与语文优生培养研究,以“细化高考题研究与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推进大概念、大单元与学案教案融合开发应用,促进语文教学教研、课堂教学改革等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为实现学校提出的“守住底线、推高中线、突破上线”的目标展现语文人的责任和担当。
(一)扎实开展集体教研
形成有效的学案体系,把握学情,确定前置知识: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支架性知识,根据学习提示和单元要求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确定准确有效的学习目标。
确定课堂重点突破所利用的“教研网”“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新课标大语文”“深度教研共同体”“指课网”等资源,借助大组、年级组教研的平台,提高认识,统一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生学”“做中学”,做好单元整合教学。
群策群力:全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周练习小组、晨读小组、错题重做小组,每个专项专人负责。本学期要在该专项上精选习题,提供智慧,发现问题,给出解决方案,研究高考动态,给出训练方案。
(二)加强对新高考的研究、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课堂转型的策略和路径的研究。
每个级部每周根据课程进度选择相应的高考题进行研究学习。
各年级深入系统研究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析和教学指导)近三年山东卷高考题、上海、浙江、北京的高考题,九省联考试题,围绕2024年高考题对“一核四层四翼”评价体系的体现和课堂实施路径,研究高考试题,落实到学科的底层思维,形成清晰的思维线条。根据2024年高考题的命题思路和考察方向,思考教学改进方案,利用大组教研的方式,组织成果汇报交流。
认真学习5566课堂体系,研究课标“学业标准”,落实以学为中心的理论,课堂上组织“学生讲师团”,引导优生讲解易错题,调动学生的思维力。
(三)利用大数据,做好考试分析研究,有的放矢,解决学生的问题。
结合市里反馈信息、好分数平台大数据研究教情学情,重点找准下阶段的整改方向。认真对照课标学业水平,研究试题出题方向,考查的素养。老师要分析试卷哪些是关系到“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哪些是“思维发展与提升”,哪些是“审美鉴赏与创造”,哪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真正做到以一带三。前置知识落实好,课堂上要语与文相结合,要立德树人,注意考题“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
二、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一)加强信息化教学
进一步更新观念,加强信息化教学理念学习,强化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学习培训,深度推进希沃教学活动,认真做好汇报课、过关课、达标课及教学大比武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的利用率,真正以学为中心,落实“5566”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特别是关注常态化教学,加强过程化的监督推进。
(二)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思维
紧紧围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深度学习”的课堂理念,持续开展“5566”课堂新生态建设。以终为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途径,以整体学习、关联学习、创造学习、对话学习、选择学习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力、学习力全面提升。
按照“新课标研究到位、新教材挖掘到位、学生基础分析到位、学习过程设计到位、技术融合支持到位、作业布置反馈到位”的六维要求为根本遵循,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提升思维含量。做好周规划,有效指导教学。
以“研究课落实理念、示范课引领落实、公开课推广模式、常态课规范操作”为理念指导,强化落实“以终为始”设计度;“教学目标”达成度;“基础知识”落实度;“思维提升”训练度;“学生主动”参与度的五度要求,加强对思维课堂的研究,进一步明确思维课堂建设的标准。
利用集体教研时间专题研讨,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搜集整合资源,交流学习,取长补短。
紧扣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用课文带课外,不断总结经验,在三个级部快速推进。
做好相关课程的开发:如何让视频学习更有效,如何进行作文写作更有实效,如何提升阅读效率,如何推进时评、哲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的阅读。
依据语文学科基地建设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创新研究基地建设,争创一流学科、特色学科,提升竞争力。
(三)加大优生培养工作
向细节上要成绩,不断雕琢细节,尤其是阅读和写作。
用语文的人文素养激发优生的非智力因素:坚韧、执着、激情、理想、情怀、担当,读写结合,提升认识。
引导优生做好总结反思的工作,引导优生真正开发自我的思维。讲不可能把学生讲的优秀,给学生以路径,引导学生探索,允许出错,学生获得的,比多做几组题有价值。在作文、阅读方面加强反思。
继续强化优生的过程化管理,精准分析优生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一生一案,实行周结制度,定期总结分析。
优生形成集群,在班级单独召开语文优生会议,起到带头和贡献智慧的作用,做好小助手、小帮手;召开班级整体培养对象的会议,鼓励在语文学科也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整体优语文不优的学生要检查每天的收获。
(四)边际生培养
做好边际生精准选择工作,做好边际生培养规划。推进边际生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工作。强化常规管理,在书写、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写作审题上加强督促,培养对语文的热爱。让语文成为边际生的优势学科。
对后进生,单独面谈,提要求,鼓干劲,明方法,每天要有检查落实的内容。对后进生每个人的突破点要心中有数,每个人要有专门的笔记落实,给信心,给关怀,给方法。
(五)编制高效思维学案
如何简洁有效,给学生提供清晰地学习路径,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思维学案是学生自学的抓手,前置知识和问题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以学习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理念,注重目标导引教学、高阶思维问题设计和情景化设计,严格按照标准要求编写思维学案。
三、强化学生学习常规(五本一纸一卷)要求和活动安排
(一)写好阅读笔记
各年级每周拿出一节自习课,一节正课进行阅读。“师生家共读”材料来源于“人民日报评论”、“光明网” 、“三联生活周刊”、“财新周刊”、“南方人物周刊”、“新京报书评周刊”等微信公众号以及纸媒。视频可以“新闻周刊”、“这就是中国”、“开讲了”、《感动中国人物》、《我是演说家》等为主。要专人负责,及时印刷。
(二)用好纠错本
纠错本应该是知识系统化的所在,应该由个别到一般。
语文纠错本要成为作文升格本,通过重写作文提升作文水平。
(三)学生活动
落实好语文生活化、活动化的要求组织开展好学科阅读活动,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诗文朗诵比赛、辩论赛、话剧演出等活动。高一高二各个级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高三上学期不少于一次。
坚持每日练字活动,教师每周收一次练字作业,每月每班选出两份模范作业张贴到班级文化墙上。新学期的第一个月末,开展年级书法比赛,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作品的书写,年级范围内进行评比。
通过成语大赛的方式,促进成语的学习。借鉴央视的成语大赛活动方式,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热情。
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
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