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一个流行2000多年,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曾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危害,曾经的不治之症如今已能治愈,但仍然会给患者遗留畸残。麻风病防治仍任重道远、需要医务工作者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坚持不懈。本专题将带领大家共同来认识麻风病。
1、什么是麻风病?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2、麻风病的传染源和传染方式有哪些?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
还有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间接接触传染: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期麻风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但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3、麻风病有哪些表现?
麻风病早期主要是皮肤上出现不痛不痒的浅色或红色斑片,而且因为没有明显的痒、痛等主观症状,往往没有引起患者的注意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如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随着病程进展皮肤变厚呈现潮红色形成醉酒面容,晚期会形成“狮面”样的外观。
除皮肤变化外同时会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发生没有疼痛的烫伤;还会出现手、足的运动乏力,逐渐演变为爪形手、腕下垂、拖拉脚,晚期出现兔眼、歪嘴、足底溃疡、鼻梁塌陷等畸残。
4、麻风怎么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麻风病病人,是控制传染、预防畸残、保护健康人群的最好方法。
如果有一块或多块斑疹长久存在,同时又有明显的感觉丧失、脱眉毛、不明原因浮肿、神经痛、皮肤有蚁行感等症状应该尽早到市慢性病防治院皮肤科或山东省皮肤病防治所检查与治疗。
如得了麻风病却因为担心被歧视而不治疗或拖延治疗,不仅仅是牺牲了自己的健康和未来,更是对身边家人朋友的不负责任和危害。
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国家免费提供联合化疗药物。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是控制流行和预防畸残的最好办法。
2024年1月28日是
第71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暨第37届“中国麻风节”
让我们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