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教学秩序,推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进程,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沐浴店中学根据莱阳市教科研中心《莱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 ”活动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9月份的 “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方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常规促发展理念,有效发挥学校常规管理的监督、引导、规范、提质的功能,把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同落实“双减”“五项管理”等有关要求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机制,强化常规管理实效性,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和任务
1.常规管理落地落实。聚力精细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师备课、上课、 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要求,强化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监督和指导,通过精细化常规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常规管理创新发展。通过 “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机制、督查机制、考评机制、奖惩机制建设,打造学校规范化教学的良好教育生态。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依托“新时代教学方式变革与运用”教改 实验,发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学教习评”课堂教学模式,建设高效课堂。
4.提升教师教学技能。抓实培训指导,健全考评机制,活动月内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立标课达标课课堂大比武、作业改革培训、展示、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三、工作措施
(一)思想重视、行动有力
成立“教学常规管理月”领导小组,认真学习莱阳市教科研中心下发的《莱阳市中小学 “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对照我校现存问题,深入剖析、挖掘关键点,制订符合学校实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施方案。明确分工,通力合作,加强教师学习及日常监管,强有力的实施活动方案。
(二)强化备课环节,严把备课关
教师备课必须制定学期、单元及课时目标,根据课标、教参、教 科研中心教学计划等要求编制教学进度,撰写课时计划;基于学科课程标准,精准确立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备课组每周一次集备,每次不少于 2 节课,学科教研每周两节,单人教一个级部的学科要联系兄弟学校开展联合集备。
(三)规范课堂行为,严把上课关
1.教师文明从教,规范教师着装、课堂形态、语言等,学习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划(试行)》依法合理行使教育惩戒权。
2.坚持立德树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德育要求,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推进项目化、生活情境式学习方式的建立,做到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3.充分利用好学科网、希沃教学平台等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实现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实验教学。
4.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课、立标课大比武活动,每位老师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校级教学示范课、公开课等课堂教学活动,学校教务处成立达标课评审小组,依据各学科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现场评定,对不达标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实现二次达标。
(四)批改辅导及时反馈,严把质量关
作业及时全批全改,批改正确规范,杜绝只批不改的现象。加强面批面改,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要做认真的归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每位学生进行指导,注重对边际生、学困生的辅导帮扶,实施“一生一案”,加强矫正性教学。
(五)考试评价落到实处,严把考试关
严格按规定组织考试,考试命题要注重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 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做好考试组织、阅卷 统计、数据分析、结果选用、心理疏导等工作;加强教学质量分析, 开好行政会质量分析会、年级质量分析会、学科组质量分析会、班级 教导会、班级主题班会、学法经验交流会、师生总结表彰大会、家长会,全面诊断教与学的情况,做到教、学、考有机衔接。
四、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8月31日前
1.制订方案。按照教研中心方案要求,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查找教学常规落实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确定“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制订学校活动实施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学习文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莱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引导教师明确“双减”“五项管理”背景下教学常规落实的基本要求。
3.宣传发动。召开专题会议,全方面部署“教学常规管理月”各项任务,周密制订各项活动计划,广泛发动,科学安排,事事到人。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9月1日-9月30日
1.开展教学常规督查活动。校领导通过推门听课、随机抽查的方式,实时监督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整立改,并纳入教师考核。
2.开展“课堂教学立标达标”活动。
分两个阶段实施:
组织好第一轮听评课活动,开学初第二个周举行立标课观摩研讨活动,进一步明晰课堂教学改革新思维、新动向,依托课例打磨,引导老师认真反思课堂教学,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为实施课堂教学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二、组织好第二轮听课,举办学科教师的“达标课”活动。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现场评定。对评定不达标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学校学科组对未达标教师予以帮助和指导,进行二次达标。达标课成绩纳入教师考核。
3.开展校本研讨活动。在落实“立标达标”课活动中,认真组织教师全员观课、议课,引导教师聚焦核心问题,研讨策略,突出问题处理和关键步骤突破,开展课堂创新教学研究。认真总结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提炼成功做法,扎实开展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通过课堂观摩研讨活动不断修改完善,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10月1日-10月10日
1.全面评价。对活动月的各项活动情况进行细化量化,对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作出全面、客观评价,纳入考核。
2.形成总结。活动结束,认真总结“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形成具体的活动总结报告。
3.反思总结。根据“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整改策略,作出整改计划,贯穿整个学期教学工作,不断加强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力度,促进我校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六、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的意义,把“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作为深化教学管理、创新常规管理机制、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来抓,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领导,成立领导和指导小组,确保活动实施的计划性、科学性。
2.精心部署。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日程安排,建立有 效激励奖惩机制。各项工作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法、定活动地点,做到计划周密,安排详尽,立足实际,突出关键。 同时,要加强过程管理,认真落实每一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3.强化督导。学校将此项活动纳入教学常态予以落实,在教师评价考核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