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管理
建立较完善的依法治校与民主治校相结合、科学管理与开放管理相结合、目标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监控体系与评价体系相结合的学校管理体系。修订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师德高尚、敬业务实,爱生乐教,适应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的师资队伍。
1、夯实师德建设,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圆满完成。
2、分类推进校本研修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3、做好教师提升培训工作。
三、德育工作
1、规范德育工作各项管理流程,完善星级班评选规则。
2、完善班主任评价体系,开展班主任培训。
3、丰富校园民主文化建设的内涵。
4、完善考场诚信管理。
主要措施
1、规范德育管理流程,推进德育管理网络的实施,修订星级班评选规则。
2、通过专家引领并结合校本培训,开展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的学习与实践,积极鼓励班主任参与技能竞赛提升教育实效。
3、围绕“诚信应考,做守法好少年”主题,深化学校“诚信考场”的建设。
4、引导师生增强对友善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政治认同,将友善的价值观扎根于思想和灵魂深处。
四、教研工作
以课程建设、校本研修、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优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推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具体措施:
【一】关注教学环节,探索教学改革
1、抓实备课。
备课组遵循“四定”原则: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
2、丰富课堂,尝试以“导学案”为载体,通过设置“温故知新”、“新课导入”、“学习新知”、“巩固提高”、“课后检测”等环节,探索“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索创新思维,增强课堂活力。
3、优化作业,在开展分层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开展“作业开放性研究”的实践。
4、有效辅导
(1)加强对“学困生”的补缺帮困,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齐心协力,共同进步。
(2)对“学优生”,拓展学习内容和增加知识难度,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密切家校合作。
【二】强化组织管理,增强管理实效
1、利用校本教研活动的机会,开展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工作,定期检查教师的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组织和研究能力。
2、认真研究各学科课标要求,做好考试命题、阅卷、质量分析、教学反思等教学工作,做好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分析,为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学工作,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和保证。
3、定期检查和监督文印、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卫生室的管理,规范教务和考务工作,提高服务意识和能力,确保教务工作安全无事故。
【三】加强主题研讨,提升专业素养
1、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和课堂教学要求,制定本学期主题式教学的主题,并以组内说课、磨课,组内或校级开课、评课的形式,实施主题式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的研讨,从而形成完整、成熟的课例,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保障。
2、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和总结交流活动,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教育事件和教育个案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不断完善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教科研工作
以深化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为主题,将教科研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整合。通过完善教科研管理及考评制度,优化教科研培训机制,拓宽教科研成果推广平台。
1、优化教科研活动形式,强调活动的规范性、主题性及互动性,提升活动成效。
2、教师教科研工作经验及成果及时展示和推广,研究成果普遍用于教学。
3、外请专家对教师校级课题开展进行专业辅导,为更多学科性课题的立项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