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导处继续坚持以新课程标准、双语学校创生教育理念为指导,坚持以特色办校、质量强校的学校办学方针,大力倡导落实精神、加强过程管理、严格教学规范、创新工作方法、狠抓课堂教学研究,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自我创造、提升教学成绩的主阵地,特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本学年重点工作
(一)加强教师业务理论学习与培训。继续深入的进行新课标学习将新课标及“创生课堂”的理念,在“创生课堂”实践中予以运用,使全体教师都能深刻理解新课标理念及新生发的理念、理解核心素养下教学方式的转变、清楚跨学科教学如何去落实、怎样进行大单元、大主题、大情景、大任务的课堂教学、具备进行单元命题与评价的能力等。用新的理念去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学习《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和程序,掌握落实学业质量标准的建议与路径。开展“达标课堂”建设,创新课堂教学评价办法,修改“达标课堂”建设观测点,确保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力争使老师们的课堂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以每个课堂达标带动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加大“创生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鉴于新学期又有近30名新进教师的现状,要继续全面落实创生课堂“五三理念”和“五三策略”。深入研究并完善“创生课堂”评价标准,深入开展“创生课堂”教学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
围绕“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优化“小组互助合作达标课堂”,实现课堂教学向素养本位的进一步发展。深入开展大单元教学研究,依据课程方案及标准的课程实施理念,探索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的大单元教学,整体理解与把握学习目标,积极开展主题式、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创设真实情景,强化学科实践,促进知识结构化、学习实践化。扎实开展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研究,本学期组织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成果展评,本学期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
(三)继续深入研究“创生课堂学习单”。在上学期重点进行了“创生课堂学习单”的价值、构成要素、注意事项,及不同课型学习单的基础上,本学期继续推进并深入研究。
继续实行教研组论坛式教研、程序化集备的形式。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明确任务分工,教师根据分工完成相关学习内容学习单的制定并提交组长审核,组长通过后提交教导处存档并全员共享使用,教师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进行批注修改,学科主任和级部负责指导和督查,杜绝以往不备课就上课、备课上课两层皮现象。同时本学年要进行教研活动观摩活动,将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纳入到教研组的评价中。
(四)充实并完善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室。在上学年成立骨干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继续吸收新进教师群体中的骨干教师。在学科主任带领下,以学科课标为理论基础、“创生课堂”理念为实践进行研究,积极进行各个学科、各个课型的“创生课堂学习单”研究,并带领年轻教师深入研究“创生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提升教师们的课堂授课水平。工作室要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及工作配档表,每月要有工作简报。
(五)继续加强双语学校共同体建设。将双语学校共同体的活动下沉到教研组,教研组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的基层组织,在提升师资水平、推进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学科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采取共同教研、课堂观摩、教案评比、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让教研组真正成为共同体学校教师间的学习场、研究场、实践场、合作场,从而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强化教学常规一体化的落实。牢牢抓住“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辅导”五要素一体化运作,通过组间协作、培训提升、检查推进、问题会商、评价改进等举措,深入实施教学常规的一体化运行。实行教学常规三级管理制度,教研组长每周要检查成员的教学常规,级部每月抽查一次教学常规(学期内要达到100%抽查率),学校期中期末两次抽查教师的教学常规。
备课继续实行“学习单”和“助学案”相结合的形式,提倡教师进行个性化的创新与实践,增强备课实效。课堂继续推行双语学校的“创生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逻辑推理能力。深化作业改革。精准落实上级关于“双减”和五项管理的精神要求,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品质,做好作业检测与反馈。严格控制作业量,学生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90分钟。根据2022版新课标要求,落实作业设计从集体备课---课时布置作业----学生作业单---学生家庭记录本---学校作业抽查记录的一致化。作业内容层次化和作业形式多样化要求,限量限时、全批全改,坚决杜绝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进一步落实督查和公示制度,对作业超量或作业只布置不批改现象,一经查实,计入教师档案,纳入教师考核。提高单元检测实效。重视分析平行班级的发展情况,做好教情学情分析与诊改,切实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重视个性辅导。全面建立学情会商制度和学困生帮扶制度,关照学生的差异心理,加强个别化辅导。继续完善辅导评价方式,以升级成绩为基础,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变化来量化考核教师的课后辅导业绩。
(七)创新教研组的教研机制。本学期将修改并完善教研组及组长的评价方案,明确教研组长的职责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教研组长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本学期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教研组长要加大对青年教师及新进轮岗教师的指导,落实结对师傅的帮扶,采取先听课后上课的教学模式,是新教师尽快掌握双语的创生课堂模式。
加强考题的研究,进行单元测试题的改编和创编教学研究活动。《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命题在教学中起到导向与质量监控的作用,是新课程标准落地检验的关键环节。首先,全体学科教师人人参与,对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深度研究,同时,挖掘教材,明确每部分教学内容的素养目标,针对学生的实际掌握命题的要点。其次,通过学习每位教师掌握命题的原则: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使试题留下思维探索的痕迹。把握中考新动向,做好单元考试命题、质量分析等系列工作,优化优生培养策略,抓好优生的辅导和学困生的强基政策的落实,努力实现教学质量的新突破。
积极组织教研组内的听评课活动,以老带新、以优促查,全面提升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将进行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以及参与莱州市的优质课评选活动。
二、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明确教研、教学的活动要求;
2.参加莱州市教研活动;
3.组织观摩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4.新轮岗教师常态课听课,继续进行学习单研究;
5.组织全体教师分学科学习《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6.进行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展评工作;
7.举行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十月份:
1.组织教学视导评估工作;
2.组织“课堂教学大比武”第一轮全员听评课活动;
3.组织进行教师业务素质测试活动;
4.进行学生综合实践暨劳动成果评选与展示工作。
十一月份:
1.组织期中质量检测以及各种教学质量分析会议;
2.组织“课堂教学大比武”第二轮听评课活动;
3.进行期中常规检查;
4.组织优秀“创生课堂学习单”评选及展示活动;
5.组织优秀作业、个性化作业设计评选及展示活动;
6.组织各年级的数学竞赛、英语话题读写竞赛;
7.组织教师的优秀课件评选。
十二月份:
1.组织“课堂教学大比武”第三轮听课,评选“十佳教坛新秀”;
2.组织古诗词大赛活动;
3.组织初四级部的期末考试;
4.进行教师“两笔一话一技术”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
一月份
1.进行期末教学常规大检查;
2.制订教学复习计划,明确复习内容及措施;
3.组织初一到初三级部的期末考试;
4.组织各类评先选优工作;
5.进行初四教学质量分析;
6.制定寒假《休闲教育》。
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根据学校以及上级的工作安排进行随机修改和调整。
双语学校初中部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