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研室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本学期持续以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品质课堂建设为主阵地,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学生能力提升和习惯养成为着力点,促进学生主动成长,教师主动发展,提升学校内涵。
二、工作目标及具体措施
(一)狠抓常规管理,规范教育教学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上足、上好各类课程,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不任意增删课时。加大课程巡查力度,对各教师执行课程计划。按课表上课等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要严肃处理。继续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要求学生按时到校,教师及时放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2.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常规,梳理学生假期学习情况,以九月“教学常规月”“习惯养成月”为契机,抓好教学常规落实。
3.严格备课管理。要求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尤其对各年级部分新改教材,熟悉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坚持提前备课,教案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新理念。坚持按照《海阳市小学学科教学常规基本要求》要,落实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4.加强作业管理。严格按照省市等文件要求,制定学校作业管理实施细则和作业评价标准,加强作业研究,要精选作业内容,难易适中,体现梯度,形式多样,在巩固基础中求提高。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在批改过程中注重文字、符号、图案的激励作用,以批改促作业质量提高。学校将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教师目标责任制考核。
5.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制度。继续坚持集中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检查与单项抽查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后及时反馈。对教师上课情况教导处和业务校长将深入班级听课指导和走廊巡视进行检查,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
6.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重视每学期教学档案和教师业务档案的整理,对各学科教学常规落实及检查,开展活动情况,教师业务档案,教研成果,获奖情况等进行详实记,统一归档,系统管理。
(二)抓实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以人为本,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是强化低段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培养。制定具体的学习习惯要求,健全表扬激励制度。二是进行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调研,各学科要及时分析,及时通报,督促教师及时调整改进。
2.积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任课教师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建立好转差跟踪档案,认真分析摸底,制定出针对性的辅导计划,提倡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习,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理想观,从思想上重视,在方法措施上着力,帮助其进步,同时做好家访工作,争取家长、同学、老师的合力,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同时,做好特长生的指导工作,积极引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积极性。
3.严格落实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进一步强化监督考核机制,落实上午大课间“体能天天练”、下午体育活动课和“三操”制度,保证学生每天校内不少于1小时体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力争能够培养掌握至少两项体育运动特长技能。加强学校美育课程刚性化管理,开齐开足美育课程,拓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推行“班班有歌声、人人唱好歌”班级合唱活动,构建班级、校级美育活动体系。开展优秀学生艺术社团创建,结合学校文化艺术资源建设优秀学生社团,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4.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和国防教育。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筛查工作。实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程,落实《烟台市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改造达标计划》,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积极组织开展好校园禁毒教育、国防教育。
5.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深化家校共建共育机制,落实烟台市《进一步加强全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烟台市中小学(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纲要》。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工作机制,开好每学期两次家长会;发挥好家长学校作用,分学段指导制定教学计划,完善课程体系,落实课时、教案和师资,向家长宣传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政策。
6.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加强对各专用室的管理,提高各室和教学学具的使用率。规范使用微机室、实验室、体育器材室、舞蹈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专用教室,对现有的教学学具要充分使用,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三)夯实主题教研,提升教师素养
本学期继续开展“聚焦核心素养的学本课堂”校本研训活动,利用校本研训平台提升教师课堂授课质量;继续要求各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图书资料等平台加强学习。
1.深化青蓝工程。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有目标、有层次、有措施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争创意识。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注:青年教师必须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具,各班级教学平台必须要做到线上线下即时切换、无缝衔接。
2.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本学期校本培训主要以学评教一致性、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努力做到:自学与集体学习相结合;自主学习与观看视频相结合;学习与交流心得相结合。同时要注重自我学习,争创学习型教师和学习型学校。各学科要抓好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的理论学习,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切实保障教师业务素养稳步提升。
3.聚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学校持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活动,借助优秀教师执教示范课、青年教师执讲过关课等活动,扎实推行课堂教学磨课活动,引领教师学习、领悟学科核心素养,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