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招远市金岭镇中村完全小学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方案

日期:2023-08-31     

字号:

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省厅《关于印发加强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的通知》以及《招远的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挖掘劳动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形成对劳动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的正确认识,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能从目标和任务出发,系统分析可利用的劳动资源制定具体的劳动方案,发展初步的筹划思维,能使用常用的工具与基本设备,采用一定的技术、工艺与方法,完成劳动任务,形成基本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养成吃苦耐劳、持之以恒、责任担当的品质;通过持续性劳动实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具有不畏艰辛、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奋斗精神。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以十大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两课一周一节”课程实施体系。

1.每周一节劳动课。将劳动课排进课程表,每个年级根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设计年级劳动清单,根据劳动清单确定教学内容,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十大任务群的相关要求。

一年级劳动清单

劳动

内容

劳动要求

劳动评价

 

清洁

卫生

会用笤帚扫地、用拖把拖地。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用抹布擦桌子、椅子

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碗筷等餐具

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袜子等小件物品

能自己洗脸、刷牙

用科学的方法洗手

整理

收纳

能够自己穿衣、叠被子

能完成简单的整理与收纳,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以及书柜

能够将玩具及时归位,整理自己的玩具箱

能够整理收纳自己的衣物

烹饪与

营养

能帮父母择菜、洗菜等

能完成简单的烹饪劳动,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能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

农业生产劳动

能够养护一种常见的植物

能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种植植物,能够做好日常管理,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传统工艺制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作品制作

能够学会1-2中作品的制作方法

二年级劳动清单

劳动内容

劳动要求

劳动评价

会用笤帚扫地、用拖把拖地。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用抹布擦桌子、椅子

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碗筷等餐具

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袜子等小件物品

能自己洗脸、刷牙

用科学的方法洗手

收纳

能够自己穿衣、叠被子

能完成简单的整理与收纳,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整理自己的书包、书桌、以及书柜

能够将玩具及时归位,整理自己的玩具箱

能够整理收纳自己的衣物

烹饪与

营养

能帮父母择菜、洗菜等

能完成简单的烹饪劳动,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能选择合适的工具削水果皮

农业生产劳动

 

能够养护一种常见的植物

能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种植植物,能够做好日常管理,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传统工艺制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作品制作

能够学会1-2中作品的制作方法

三年级劳动清单

整齐摆放桌椅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正确使用工具打扫教室卫生

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鞋袜、内衣

能够完成门窗、墙壁除尘、桌椅清洁

整理与

收纳

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柜、书桌

能完成简单的整理与收纳,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定期整理教室的书柜、讲桌

烹饪

营养

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加工

能完成简单的烹饪劳动,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制作凉拌菜、拼盘

能够加热馒头、包子等面食

会煮鸡蛋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认识、了解厨具的种类和作用

能认识 4 种及以上家用小电器,并了解家用小电器的作用,会使用一种家庭常用小电器

正确使用厨房小家电参与烹饪劳动

正确使用一种家庭常用小电器,如吹风机

农业生产劳动

种植2种常见的蔬菜或者花草

能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种植2种植物,能够做好日常管理,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传统工艺制作

了解2种传统工艺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并进行制作

能完成 2项及传统工艺制作,能识读简单的示意图,尝试设计简单作品。

四年级劳动清单

整齐摆放桌椅

能完成简单的清洁劳动,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正确使用工具打扫教室卫生

用合适的洗涤用品清洗鞋袜、内衣

能够完成门窗、墙壁除尘、桌椅清洁

整理与

收纳

定期整理自己的衣柜、书桌

能完成简单的整理与收纳,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定期整理教室的书柜、讲桌

烹饪

营养

使用简单的烹饪器具对食材进行加工

能完成简单的烹饪劳动,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制作凉拌菜、拼盘

会烧火

会包水饺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认识、了解厨具的种类和作用

能认识 4 种及以上家用小电器,并了解家用小电器的作用,会使用一种家庭常用小电器

正确使用厨房小家电参与烹饪劳动

正确使用一种家庭常用小电器

农业生产劳动

种植2种常见的蔬菜或者花草

能用水培和土培的方法种植2种植物,能够做好日常管理,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传统工艺制作

了解2种传统工艺的制作技能和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设计与制作

能完成 2项及传统工艺制作,能识读简单的示意图,尝试设计简单作品。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以校园、社区为主,参加1-2项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能进行至少1种现代服务业劳动

五年级劳动清单

整理与

收纳

定期清理自己的衣柜、书桌,

能完成简单的整理与收纳,学会相关劳动技能,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合理处置自己使用过的书、玩具

 

烹饪

营养

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能了解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能独立完成至少2道家常菜,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全过程,并能坚持每周进行相关劳动。

会简单的炒、煎、炖、蒸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

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者晚餐的营养食谱

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功能特点

能认识 4 种及以上家用小电器,并了解家用小电器的作用,会使用至少2种家庭常用小电器

使用洗衣机的不同功能洗涤不同材质的衣物

使用电饭煲的蒸、煮、炖等功能制作食物

农业生产劳动

种植与养护2-3种常见的蔬菜或者花草学习种植方法

能用土培的方法种植至少2种植物,能够做好日常管理,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传统工艺制作

了解3-5种传统工艺的发展历史、制作技能和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设计与制作

能完成至少3中传统工艺制作,掌握制作技法,能读懂基本实体图、示意图、装配图,设计方案制作简单作品

工业生产劳动

选择一项工业生产项目进行简单的产品加工,如木工或者粉丝

掌握一种工业生产产品加工方法,会简单的产品加工。

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参加2项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如校园绿化环境维护、在老师或者父母帮助下,为当地养老院老人制作节日美食等

能进行至少2种现代服务业劳动

2.特色课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确定了11项特色劳动特色课程。

课程名称

适用年级

课时

课程名称

适用年级

课时

中华美食

3-5

10

编制

3-5

10

乒乓球

1-5

10

泥工

3-5

10

布艺

3-5

10

药工

3-5

10

棋艺

3-5

10

纸艺

1-5

10

五谷

3-5

10

纸飞机

3-5

10

丹青

1-5

10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教师个人专长,在学期初采取教师申报,学校调整的方式,确定教师任教的特色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特色课程进行学习。

3.劳动周。根据十大任务群,结合各年级的劳动目标要求,各年级自己制定自己的劳动周实施方案,在学期初上报学校审批。

4.劳动实践节。每年的5月份举办一次劳动实践节,将一学年的劳动成果做一个展示,包括学生这一学年的劳动成果展示,特色课程的作品展示以及春耕节。

三、课程评价

1.教师评价。①根据各班级劳动课的课表安排,进行课堂巡查。主要巡查项目为:上课内容是否与课表一致、教师组织教学是否规范有序等。巡查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占比30%。②学期末开展学生全员劳动技能大赛,学生比赛成绩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占比40%。③学期末对教师的文字材料(点名册、教学设计、特色课程活动材料等)进行评价,占比30%。

2.学生评价。①结合劳动清单、劳动项目评价表、学生劳动成长档案袋等收集学生成果,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劳动素养。②学期末采用“等级+文字描述”的形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劳动表现。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四个等级,文字描述主要从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以及劳动精神四个方面进行描述。③评选劳动技能小达人。每学期末开展全员劳动技能大赛,根据比赛成绩评选班级劳动技能小达人。

四、课程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劳动教育课程小组,负责统筹规划,推进工作实施,确保劳动教育工作顺畅开展。

2.条件保障。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建设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安全参与劳动体验的空间。加强劳动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加强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成立劳动教育教研组,开展常态化教研。

3.安全保障。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以安全、适度为原则,合理安排劳动任务、强度、时长,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实施安全隐患日常巡查制度,及时排除劳动教育场所的安全隐患。购买校方责任险,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和法律服务机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