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提高育人质量,本学期,根据区教研室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和要求,立足实际,统筹谋划,全面落实中央“双减”工作部署,继续规范日常教学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改进行动,促进“学教评一致性”研究与实践。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细”上下功夫,在“研”中求发展,做细、做实、做暖学校各项教学工作,进一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开小“和善”教学文化品牌。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以学促教”,转变教学观念
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理念,提升理论素养:以课程标准为统领,强化课堂实践研究,变革优化教师教学行为,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坚持“以规辅教”,规范常规管理
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落实检查教师备课、听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和评改的基本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
3.聚焦“以研提教”,深化校本教研
积极开展集体备课、上课、听评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教评一致性等教学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差异发展、全面提升的原则,优化教学全过程,从“知识本位”教学转向以“素养本位”教学,实现课堂教学深度转型。
4.落实“以测评教”,夯实质量根基
关注教师教学过程,实行目标与量化管理,规范开展日检、周测、月评活动,抓好教学检测巡查与管理,落实检测效果,夯实质量根基。
三、主要工作措施
每一件大事无不由件件小事环环相扣,只有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把小事做“实”做“细”,把人心做“暖”,才能确保每一项工作经得起检验。
(一)践行一种理念——“细”
1. 细化要求,做到四精。
做到四精:精备、精讲、精练、精测。
精备: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每个教研组形成一致的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教学模式,还要把课堂上进行精练、精测的习题提前设计好。我们学校领导都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所有领导下沉到学科备课组,细化集体备课流程,让集体备课不流于形式,把集体力量发挥到极致。
精讲:是给学生讲方法和技巧,“精讲”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方法,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到验证。
精练:课堂练习要精,提前准备好典型性试题,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精练”。“精练”之后,剩余的时间进行当堂检测。
精测:老师通过当堂检测,能够把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效落实后进生转化工作。
“精备”才能“精讲”,“精讲”才有时间“精练”,这是环环相扣的事情。
2. 细化质量达标,争取人人过关。
做到“四个一”:一日、一周、一月、一学期
一日:课堂小测
一周:限时训练。每周进行5分钟口算、10分钟计算、20分钟书写、30分钟快速作文等限时训练。
一月:单元过关。由学科教研组长负责,每月统一试题进行单元过关。
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学期末,一、二年级进行无纸笔测评,这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三、四、五年级进行教体局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
定期监测可以把控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的易错点和掌握不好的地方,及时进行“周清”和“月清”。教师要在错题本上做好记录,最终整理成题集。
(二)把握一条原则——“实”
教师方面:以赛促研。
开展每月一赛活动:9月“杏坛杯”优质课;10月教师硬笔书法比赛;11月教师信息技术2.0应用大赛;11月教研组建设评比,12月教师业务知识达标。除了对优秀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外,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捆绑评价,最终评选出优秀教研组。
学生方面:以行促效
阅读方面:每日每周安排同学推荐好书,每月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成立图书角,鼓励同学相互借阅,互换图书。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那将是学生一生最大的收获。
习作方面:利用优秀读物精彩片段描写,开展读写结合仿创活动,从大处着眼细处落笔,将阅读、写作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每月进行一次快速作文赛,进行班级考核、评比,形成人人争先、比学赶超的局面。
练字方面:建立师生每日巡查制度,强化课堂“双姿”训练,加强练字的指导与评价。在晨写暮练基础上,通过每周一赛、每月一评等活动,发现在写字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写字教学经验交流会,调动师生练字的积极性,形成人人练字的热潮。
(三)传递一种情怀——“暖”
1. 活动“创新+走心”。
教师方面:借助教师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教师节开展文体活动和团建活动,为教师营造和谐温馨的工作氛围,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感受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彼此支持,相互成就的幸福感。
学生方面:秉承“把每一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借助传统节日、开学第一课、开蒙礼、成长礼等契机,为孩子打造值得回味的人生纪念,激励孩子做懂礼仪、知孝义、勤耕好学的好孩子。
2. 评价“用心+暖心”
教师评价:通过比赛、抽测取得的各级各类表彰,周一升旗时进行全校范围内颁奖,激发教师的荣誉意识。学期末,评选“优秀班主任”“特色教师” “特色社团”“教坛新秀”,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学生评价:
低年级推行“1+X”式评价。“1”指的是学生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成长的足迹,比如:一次满意的作品,一次全对的口算,一张满意的试卷……既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提供参考依据。“X”是教师个性评价。比如:一句暖心的话语,一张鼓励的奖状,一个闪亮的勋章……以激励性评价为核心,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高年级实行捆绑评价。将本班学生进行强弱搭配,结成师徒组合,三组师徒组成一个小组。师徒二人确定达成目标,两人共同努力,全部达标则可获“最佳师徒组合”奖牌,小组6人全部达标可获得“优胜小组”奖杯。每月根据单元过关赛组织一次评选,激发小组每位成员的积极性,激励各小组合作帮学、共同提升。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开发区小学全体教师将继续秉承“简单的事儿重复做,重复的事儿用心做”,争取在新的学期取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