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教导处将以提升教学质量为基础,进一步压实“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工作重心,注重管理细节,把握管理的过程,追求管理实效,提升管理的质量。
一、扎实常规工作
1.加强备课研究
针对学案修改使用率较低,课前备课不充分,学案被当成一种检查的手段而没有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现状。我们要求教师备课要呈现“圈、删、改、释”等修改标识,不得使用无修改标识的学案。学校将根据备课组教研的“时间表”,随机进行督导、诊断、指导,充分利用学科教学研讨会、教材分析培训会,强化备课研究与学习。重点抓实预习、测评、交流、小结四环节的改良优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持续抓实常规习惯,攻坚书写和规范答题
在小学逐步生成良好的可视化的常规习惯,如课前准备、记笔记、错题整理等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做到“纠错”与“导行”两手抓,教导处将通过考试巡视、视导检查、问卷调查等方式督导各级部落实情况。
3.提高作业质量
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智慧,科学合理的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在作业完成上严要求,强化学生“自己作业自己做”的意识,要养成认真动脑的好习惯和树立攻坚克难的精神。
在作业批改上收实效,教师在第一时间全批全改,对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要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
在作业控制上严把关。级部主任负责审查作业的质和量,若发现不符合要求,责令及时改正,学校实行“周检查、月抽查、月通报”的督查制度,发现问题严肃处理。
二、发力重点工作,开展大单元教学研究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学年将继续开展大单元教学研究工作。
实践研究。各教研组从本学期教材中选取一个专题进行单元教学整合试验,确立单元学习主题、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活动以及持续性评价,探索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路径,研发大单元教学案例。以学科组为单位,选定一名教师上校内观摩课,要求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去,通过组内听评课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思路。
过程督导。通过邀请教研员指导、专题研讨培训等方式,加大对各学科大单元教学实施的跟进指导,引领教师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
丰富资源。将教师的精品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件、课例等录入学校资源库中,供其他教师学习借鉴。
三、优化培训,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1.抓好新课标培训。关于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方面,充分利用暑期线上、线下的培训,通过学科集体研讨日,对新科标进行细致研究。
2.抓实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新学年,持续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希沃软件等有关信息技术培训,进一步落实到教师的课堂应用,提高课堂效率。
四、加强音体美教学,规范教学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计划,开齐、开足艺体教育课程。坚决杜绝削减、挤占、挪用音、体、美课程的现象,切实保障学生体育锻炼和美育教育的权利。全面落实阳光体育大课间。把“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要安排1节体育活动课。继续保持特色体育大课间模式,保证大课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新的学年,新的起点,莱阳市前淳于初级中学将一如既往,努力提高社会口碑,做人民满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