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课程艺术活动开展
我校目前共有39个班,1753名学生,专职艺术教师8人,兼职0人。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设艺术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六到九年级每周一节美术课,每周一节音乐课。
1、抓好常规课。
以课堂为基础,在音乐课堂中,整合使用奥尔夫和柯达伊两种教学法,进行和声教学。低年级用奥尔夫教学法,以趣味性强的节奏教学为主,用游戏方式渗透和声教学;高年级用柯达伊法,柯尔文手势配合,进行高音训练。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贴近学生生活,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融入课堂,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2、艺术社团百花齐放。
为了满足学生艺术兴趣和爱好,结合我校艺术教师的专业特长,结合本地文化特色,贴近学生生活,自主研发了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校本课程教材,例如《百变中国结》《中国结绳之美》等教材,开设了书法、国画、西画、木戳印花、水木染坊、结绳坊、云上舞团、合唱等多个艺术社团。社团定期举行艺术展示活动,增强学生自信。
二、艺术活动
1、歌声满校园,挥洒青春活力。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我校一直开展“班班唱”活动,做到了班班有歌声,歌声满校园。每个班级都能够集体演唱校歌和至少一首其他校园歌曲。每班都有自己的指挥员,由音乐老师统一训练。通过班班唱、国旗护卫队、升旗仪式等活动,提升了我校合唱水平。校合唱队参加市“歌声满校园,畅想主旋律”校园合唱展示活动。
2、艺术节上展风采
五月份,我校认真组织音乐、美术参加市组织的艺术展演活动,合唱、戏曲、诵读等多种艺术形式,我校水木染坊参加了一年一度的中小学艺术实践工作坊比赛,再现了胶东非遗纸斗工艺,并进行了创新,传承了中国优秀非遗传统文化。
十二月份,校园艺术节,校园充满了浓郁的艺术氛围,全校师生元旦文艺汇演,元旦书画展、书法家进校园、校园“拍拍怕”等活动依次举行,让学生有了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2023年3月,举办翰墨浸校园、执笔展风采——烟台高新区实验中学、杏坛中学师生规范字书写大赛,通过比赛展览,规范学生书写习惯,提高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和能力。
2023年4月,组织学生参加2023年“山青之星”山东省青少年风采展示活动,学生们以“学习二十大 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紧密结合黄河历史文化和它所产生的人文精神,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绘出了新时代的美好画卷。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锻炼了动手能力、提升了民族自豪感。
三、条件保障
充足的设施设备是保障艺术教育开展的重要条件。我校重点打造综合楼五楼求艺尚美厅,投入5万余元,由美术老师和学生参与设计。在我们的艺术教学中,学校大量投入艺术专项经费购买活动器具、教具、服装、社团活动材料等,制作并配备了音乐、美术等教学课件,器材达标率为100%,确保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特色发展
学校依托儒家文化,研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形成了四大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经典诵读课程,将文学与美育融合,形成融中华经典与音乐、舞蹈为一体;二是非遗传承课程,开设了中华草木染工作坊和结绳坊工作坊,传承中华文化;三是国画书法课程,弘扬传统,扎实基本功,鼓励创新;传统体育课程,在初一初二初三年级梯次开展跳绳、踢毽、拔河项目,并不断创新发展花样跳绳项目。在四大特色课课程中,学校将着力打造 “中华草木染工作坊”特色项目,形成可复制、可分享的特色课程——《中华草木染》。2022上半年我校获批烟台市首批学科类基础教育教研基地,着重研究中华草木染非遗文化。
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
我校每年都对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测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指标40分,包括课程学习、课外活动,学业指标50分,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发展指标20分,包括校外学习和艺术特长两方面,在本学年,学生艺术测评的结果是:优秀30%,良好50%,合格20%,不合格0%,对学生艺术测评的覆盖面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