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扬勤奋精神的教育。学校以劳动教育为实现“五育融合”的载体,进而培养“幸福开小学子”为理念,引领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一、全面落实中小学劳动课程标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根据学校实际,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工作计划。
1.蓬莱经济开发区小学根据学校已有的办学条件,从学生兴趣出发,我们搭建了种植园、小厨房等校内劳动教育基地,还搭建了校外研学基地泰生小镇和500平方米校外劳动基地。
校内基地:种植园 小厨房
校外基地:泰生小镇 500平方米校外种植基地
2.劳动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劳动技能提升。
“我是内务小达人”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的特色课程,利用学校现有条件,每一学期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内务达人比赛,上学期我们经过层层选拔,最后举行校级达人比赛。活动开展受到家长们一致好评。
本学期,我们主要进行全体学生的内务比赛,根据过关率进行班级表彰。
“我是植绿护绿小使者”——低年级孩子们在教室里培育草莓苗,中高年级学生到学校种植园进行栽树,种中药等活动,成为植绿护绿小使者。
“石榴采摘乐满园”“地瓜采摘乐淘淘”——美丽的校园,充满着丰收的喜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孩子们品尝着自己亲手栽种的劳动果实,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基地活动长技能”——孩子们到泰生小镇,学习栽种大头菜,学会劳动技能的同时,学会合作。
“跟着节气去旅行”——学校利用中秋节,冬至节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节日习俗,提升劳动技能。
3.学校开发家务劳动清单、学校劳动清单、社会劳动清单,三单共同促进学生劳动能力提升。学校每个年级老师们共同研究开发适合自己年级孩子特点的家务劳动清单,学校劳动清单,社会劳动清单。
4. 将教体局综合实践办公室推荐的拼插器具,分配给每一个年级,并安排好上课课表,让学生们体验拼插的快乐。
5. 开发劳动教育社区服务——职业体验表格,十一假期劳动表格。
6. 开发劳动周清单,以及完成劳动周相关劳动项目。
二、严格落实劳动教育“七个一”工作要求,做好劳动实践教育。
结合《烟台市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五年发展规划》实行1+1+X劳动教育课时制度。每周一节劳动必修课,每学年组织一次集体劳动周,合理安排课外活动和家庭劳动时间。1至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认真完成劳动教育清单内制度所规定的小学至高中60项基本任务。严格落实劳动教育“七个一”工作要求,建立学生劳动实践成长档案。
(一)打造教师队伍,夯实劳动教育基础。
学校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为主,其他学科教师参与为辅,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通过教材解读、“纲要”与“意见”的学习等融合全员与专项的培训,厘清劳动教育目标理念,强化教师的劳动育人意识。
(二)每周传“技”
低年级每周进行一节劳动教育,中高年级每周拿出一节课上劳动教育,利用劳动教育课跟同学分享劳动技术,比如折,捏,扭,搓等一系列劳动技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通过自己的制作掌握劳动技能,提升劳动能力。学校设计备课表格,劳动教育记录表格,记录每一节劳动教育内容。
(三)劳动周内容
以环境课程、常规课程和校园活动课程为三条劳动教育主渠道,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学校日常活动之中,用寻常小事、常态课堂“以劳育勤、以劳赋能”,切实提高学生劳动知识技能,培育劳动情感与价值观。劳动周活动涵盖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内容,展示学生日常学习的劳动技能。
三、落实日常评价、期末评价、家务劳动与社会志愿服务评价。
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1.劳动星级评价单
评价单包括劳动项目、劳动时间等内容,围绕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服务意识等三方面进行自评、组评和家长评或者老师评,社会评,最后对劳动情况进行总评。
2.劳动奖状
在星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劳动表现,为学生颁发劳动奖状,作为评比重要依据。
3.劳动奖牌
在学校劳动周活动中,小达人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孩子颁发劳动奖牌,并记录成绩。将学生劳动得分设置为10分,根据学生各项达到要求,学期劳动得分过关。
四、积极探索家校社一体化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和模式。
系统安排课内外、校内外劳动,积极构建以人为本、特色鲜明的劳动教育有效途径,传承学校已有特色与经验,以劳动教育理念为指引,成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组建劳动教育团队,强化师资、经费等保障条件,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的一体化实施。
1.打造环境课程,创设劳动氛围。
①指向自主探索的种植课程
学校将校园种植园分包给每个班级,一年级、二年级教室里配备种植角,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自己种植,自己管理,三年级果树种植园,301桃树302李树303苹果树304核桃树305梨树306杏树307葡萄树;四年级花卉种植园,401菊花402鸢尾兰403中药404中药405中药406中药,407中药;五年级蔬菜种植园,501芸豆502茭瓜503黄瓜504茄子505西红柿506辣椒。
开展“校园绿行动”植物种植活动:中高年级除了翻土、栽种等常规劳动外,学校更强调劳动知识的实践探索与观察体验,增强劳动教育的技术含量。
②强化自我负责的包干区课程
学校为各班划分包干区域,学生每天按值日表进行打扫。推行教室设卫生角制度,轮到值日的学生自行选取工具,清扫完成后再整理摆放,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服务习惯。一二年级负责班级内、走廊内、洗手间、连廊内卫生,三四五年级负责果树区、花卉区、蔬菜区的卫生。
2.融入常规课程,渗透劳动教育。
①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
学校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周一课时。引领学生亲历真实劳动项目,在培养劳动观念、劳动习惯的同时,更重在培养学生在相应学段内必备、通用的技术知识和劳动技能,为学生经历真实的劳动任务赋能。
②整合学科课程的劳动教育
在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中,发掘并融入劳动教育的因素,如在美术课中开展陶艺、纸艺、布艺、绳编等主题项目探究,指导学生掌握制作技能,感受民间工艺的魅力。开展采摘活动,以桃子文化为主线,各学科融合,孩子提到全面提升。
③研发劳动教育拓展课程
学校研发了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等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实践类拓展课程。一方面分年龄段指导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系统梳理出各年龄段的“校内劳动任务清单”,引导学生在家和在校都具备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成为家里和学校的小当家。
低年段学生劳动以自我服务为主。学校注重以丰富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锻炼其动手能力,引导他们体会劳动带来的快乐。为此,学校设计了“拼盘争霸赛”“达人挑战赛”等课程。
中年段学生劳动以服务他人为主。学校通过开展职业体验、学习劳动技术、体验生活技能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为此,学校设计了“生态小农夫”“小小值日生”等课程。
高年段学生劳动以服务学校、服务社会为主。学校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及社会劳动实践,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为此,学校给高段学生提供了“我是厨神”“我是种植员”等实践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进行创造性劳动。
3.整合校园活动,深化劳动教育。
学校将传统校园节日活动与劳动教育进行有机联系和有序整合,发挥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等节日活动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并借助节日活动设立劳动周,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等形式进行,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通过组建手工编织学生社团,将劳动教育寓于特色社团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让劳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态度和修养,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创造性。
(三)社区活动与家校活动有机结合
劳动的自觉还看校外,在抓好校内劳动主阵地的前提下,学校以假日实践、社区劳动课程为辅助路径,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
1.以假日实践为辅的自我劳动教育
结合常规节假日,比如“五一劳动节”,为每个年级设计有梯度的“假日劳动教育清单”,让学生在假日家庭劳动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在自我服务劳动中自我觉醒、自我觉悟、自我认知。
2.以社区活动为辅的社会劳动教育
结合学校地域环境,充分利用研学基地、工厂、商店、田园等社区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劳动场地,开发社会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社会劳动能力。
学校积极钻研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并通过了蓬莱小课题,烟台市课题的开题。
五、健全劳动教育教研,开展教研活动,完善学生劳动实践成长档案。
学校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教研活动是我们学校一直坚持的活动,间周周二下午第二节课进行,布置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相关事宜。
1.组织教师学习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听取专家报告,听取烟台市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优质课。
2.完善学生综合实践成长档案。封皮,内容,劳动教育清单,劳动奖状,学校研发的参加社会,或者家庭的职业体验表格,以及劳动周相关内容,假期制作相关内容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五育”融合、知行合一是开发区小学推进劳动教育的路径和追求。相信从儿童时代起就引导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让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定能培育出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愿意报效国家、奉献社会、服务他人,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合格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