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教学研究,构建深度对话课堂
(一)聚焦教师成长,关注青年教师培养
基于我校青年教师占比大、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校积极开展青年教师验收课活动。经过自身备课、组内打磨、公开展示、评价修正等环节,青年教师深刻审视自身优缺点,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为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我校间周周三晚进行全体青年教师例会,并根据教师成长速度科学划分基础班和提升班。体现了学校对青年教师成长的高 度重视与深切关怀,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二)聚焦思维发展,实现深度学习
为进一步引导教师聚焦思维发展,领悟思维教学的内涵,学校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参加了崔成林教授团队入校指导和深度学习课堂改革报告会。本次培训推进了教学评一致课堂教学改革,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
(三)聚焦思维对话,教研组深化主题研讨
为落实新课标,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开发区第六初级中学充分调动校委会、教学委员会、级部参与巡课-跟课-诊课活动与“推门听课”活动,发挥名师工作室以及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关注青蓝结对活动实效的落实,并开展了一系列深度课堂教研活动。
(四)聚焦课堂落实,各备课组开展研讨课活动
针对我校青年教师较多,复习阶段难度大、要求高等特点,各个教研组积极开展中考和会考复习课研讨,并推选出教师代表进行展示评价与交流,进一步锻炼了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了教师们的复习课水平。
二、提升教师素养,信息技术助力精准教学
为深入探索和总结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新模式、新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最大限度的给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便利,并依托信息化2.0示范校,教务处分别在开学初和开学后开展多次坚果AI课堂的培训。
三、落实教学常规,引领规范教学
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学校的立足之本。开学初,教务处对教案、集备等常规的格式进行了规范和厘清。为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学期初、期中考试后教务处先后组织了常规检查,并纳入教师考核。在检查中涌现了一大批批改认真、教学用心、严谨的优秀教师们,希望全体师生脚踏实地、精益求精,再谱新篇!
四、规范课堂常规,及时检查督导
(一)教务处课堂常规检查
为规范学生的常规管理,学校对每日学生的晨读和课堂规范进行了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严格执行 “三姿”标准,晨读要求任课老师要协助班主任进行学生早到校的晨读管理。教务处每天对各班级课堂规范、晨读情况和晚托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通报,并通报到具体班级和教师,目前晨读和课堂常规进步明显。
(二)教学委员会推门听课
为了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组成的教学委员会,开展推门听课活动。通过本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委员会成员每天听课,及时进行指导,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落实双减工作,规范五项管理
我校严格落实“双减”精神,努力做到“减量提质”,结合“五项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严格做好作业公示与审批、作业量调查、睡眠和读物管理等工作。教务处先后下发了《“双减”工作致家长的一封信》、《落实“五项管理”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教师签订《“双减”责任状》,明确“双减”具体工作要求。
教务处共进行了多次作业、睡眠调查问卷,并采取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掌握情况。根据调查结果,精准指导级部和教师做好作业、睡眠、手机、课外读物和体质健康的规范管理。
六、构建校课体系,助力全面发展
我校以创建劳动教育特色学校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切入点,以“质量立校,全面育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5年内构建学校创新型、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学校建设了30多个第二课堂教室,极大的丰富了我校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发展助力。
七、抓好学困生管理,建立工作档案
为了更好的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教务处制订《学习困难学生帮扶管理制度》,与教师签订《学困生帮扶责任状》,建立学困生管理档案,并定期进行学困生转化情况的反馈。
八、加强特种教室管理,明确职责
本学期针对特种教室钥匙管理混乱、室内物品杂乱等情况,教务处组织专人进行每天的检查,并及时通报。实验室迎接了两次检查,后续的记录、制度、卫生等还需要实验室管理教师配合。
九、音体美微多向发展
本学期音体美微组实现多项发展,全面开花。在山东省中小学美育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我校美术组案例获推市级案例评选,并在市级评选中以优异表现获推省级评选。音乐组教师带领学生参加市级合唱比赛。吴萍老师在烟台市音乐教学基本功比赛中顺利胜出,成功入选省赛。在“第九届中小学微课程资源评选活动”中,蔡国龙老师的微课“篮球行进间变向运球”在区级比赛中表现突出,推送市级评选。信息组先后开展了科技活动月活动和科普进校园活动,辅导学生获奖频繁。
十、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组织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三课,体验探索宇宙的乐趣。天宫课堂学校方面表示,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知识、航天技术的兴趣,促使同学们更加关心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断激励他们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后备军和接班人,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为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培养我校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自主创新,开展了以“我的智能生活”为主题的科技活动月活动。先后开展了科学幻想画征集、Scratch编程比赛、3D创意设计、科技小论文展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十一、学校教学成果显著
我校取得了烟台市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邹常志校长《初中数学思维律动课堂建设研究》被评为省级教学成果奖。邹校长主持的由山东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省级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研究》顺利结题。2022年度烟台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指向初中数学思维自我监控的学程优化研究》顺利立项。
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创新案例《精准化运作:“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践》获评市级优秀学校案例。崔秀梅校长获评烟台市差异教学优质课一等奖。邰海伟主任获评开发区校本课程优质课一等奖。在“中小学教育装备应用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中,孙俊霞老师的《多样app助力精准教学,自制教具助力物理教学》获评区一等奖,并作为烟台市优秀的7个案例中的一个,推荐参加省级案例评选,取得省级二等奖。秦国鑫、唐钰茭、李娟、车汶宣老师的案例获得区级奖。车汶宣的微课“现在完成时的动词短语”获得区级奖。在“开发区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中,褚敏、吕雯、马啸云的“平面镜成像演示盒”获得开发区二等奖。张媛媛老师获得区级优秀作业设计。
十二、工作中的问题与反思
1.常规教学工作落实还需细致,对于教学常规,要加大反馈矫正的力度。
2.音体美微教学工作应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认真落实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好各学科的活动小组,开展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