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落实“常规一体化”管理,构建了“随堂检测——单元过关——专项检测——期末检测”的学业质量检测体系,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课程的高效实施。
一、随堂检测
为落实“常规一体化”思路,原则上每节课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测试,做到当堂达标,也就是要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做到堂堂清。具体操作为:
每节课结束前10分钟左右,学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题,检测形式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而定,可以口答、实践操作或笔试等,书面检测可以与课中巩固性作业相结合,也可以单独设置,可以做在练习本上,也可以单独印刷。在备课时,要研究好每节课的达标题,上课时才能从容镇定,有条不紊,安排好这一教学活动。
低年级90%的学生达标,中年级85%的学生达标,高年级80%的学生达标,就视为当堂达标。达标检测时,要特别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和优生边缘生达标的情况,对于这些同学在达标时存在的问题,教师要在下节课中进行补救,或加强课后辅导,或通过学习互助等形式查漏补缺。
二、单元过关
学校统一管理单元过关,语数英学科,每一单元都要设置与单元相吻合的单元过关题,进行单元检测,教研组统筹安排单元过关,教导处要随时检查各年级单元过关情况。单元过关后,教研组要认真规范批阅且进行数据统计,采用ABCD等级制,学生改错后要复批。检测后教研组要组织质量分析专题会议,形成试卷讲评课教案,并落实好二次教学和平行测试。同时,对不达标的学生要有专门跟踪。
提倡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的综合学科,进行单元过关,灵活合理的设计单元过关题,在检验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单元过关要做到“四统一”:
统一时间:按进度按计划统一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检测。
统一内容:教研组结合集体备课,共同确定测试内容。测试符合学生认知,尊重学生实际。
统一分析:检测结束后,要组织好阅卷、统计、对比分析及总结工作,横向班级间对比找差距,纵向单元各知识点间找不足
统一反馈:根据分析总结情况,对薄弱班级或学生进行跟踪。
三、专项检测
专项检测是学生学习的中途加油站,学校采取定期检测(每月的月末)进行专项检测。定期检测由教研组统一组织,学科每月组织一次,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科实践技能和学生学习兴趣习惯等,重点突出学生学科实践能力检测;要针对检测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分析,查找待补救、待强化的知识点,共同商定补救措施,上好矫正补偿课,目的重在了解教情学情,查漏补缺。
四、期末检测
期末质量检测是一学期教学情况的总评,学期结束,由学校统一组织检测。语数英学科一二年级采取“非纸笔”形式进行检测,三至五年级在期末进行一次检测。检测中要做到“五规范”:规范程序、规范纪律、规范监考、规范批阅,规范分析,获得学生学习质量的第一手资料。检测结束后,从任课教师、教研组和学校三个层面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从试卷解析、数据呈现、具体分析、补救措施四方面对检测质量进行分析。
综合学科期末检测要根据学科特点以教研组为单位编制检测题,课程中的知识类内容,可用笔试或口答的方式进行,如绘画常识、体育常识等;技能类要进行实地实验、操作、唱、跳、画、跑等;音体美学科要根据上级要求,进行的学生音乐、美术及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记录学生成绩后录入艺术测试平台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