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2000多年前《左传》中的这句古语阐释最朴实的道理——只要辛勤劳动,就不会缺衣少食。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为了增强学生们的劳动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劳动热情,培养学生们爱劳动、爱学习、爱实践的高尚品质,实验小学开展了“亲子契约,家校共育”21天劳动打卡活动。
01劳动契约
根据劳动契约的要求,学生自主设计了属于自己的劳动清单,并在家长的配合下有梯度、清单式地完成日常劳动内容,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劳动、热爱劳动。
02劳动日常
“生活即教育,行动即课程”。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化身家务小能手,每天坚持打卡,动作一次比一次娴熟,成果一天比一天亮眼。在劳动体验中学习、认知、思考、感觉和行动,从而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经验,获得自信和满足。
活动中,孩子们在家有的帮助父母扫地,有的帮择菜、洗碗,有的给自己的房间做大扫除……他们以不同的形式来亲身体验劳动的来之不易,来感受父母的辛苦。
放学后,也让妈妈休息一下,孩子们都成了妈妈的“好帮手”,宝贝们真的很懂事,干起家务活来还真像样呢!
餐前我来做帮手,饭后我来把碗刷,整理东西我拿手,分类摆放易找寻,做起事来有条理,干干净净人人夸!
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们逐步养成了每天劳动的习惯,同时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愉悦感与成就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03打卡记录
研究表明,21天可以养成一个好习惯。我校组织21天劳动钉钉打卡活动,呼吁学生认真劳动,记录劳动过程,晒出劳动成果,培养巩固劳动意识,形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即教育,劳动助成长。21天,爱劳动的种子已经悄然播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开出勤劳最美的花!
智慧在劳动中发光,能力在劳动中闪亮。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增长生活技能,也让他们懂得了应该尊重每一个劳动者,感谢每一个劳动者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渐渐的都会成为有爱心,有孝心,有担当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