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2023-2024教研计划

日期:2023-03-06     

字号:

开发区小学2023-2024教研计划


(一)夯实常规管理,提高教研实效

1.夯实常规管理。各学科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贯彻落实《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烟台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通知》《海阳市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等文件要求,完善本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逐步形成“标准引领、管理规范、内涵发展、富有特色”的良好局面。要提高课堂效益,提升作业品质,加强阅读教学与指导,遵循全面发展、自主选择的原则,将学生作业“层次性、多样性、反馈性、指导性”的目标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与课后作业中,巩固知识、培育特长、提升素养。

2.强化课堂管理。各学科要规范教师“备课-候课-上课”的举止言行要求,落实“学-评-教”一致性的基本理念,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严格“课案一致”“提前候课”“规范板书”“合理使用媒体教学资源”等教学要求的落实。要引领教师以提高“新课标理解力”、提升“师生学科核心素养”为重点,规范教师备课、上课、观课、议课、展课、作业、复习等工作,通过标准引领、典型示范、领导跟进、主题教研、经验分享、评估展示等方式,提高日常课堂教学质量。

3.落实高品质教研。各学科要继续落实好各学科的“每周一研”与“主题教研”,确保各层面能够一致性落实教研目标。要组织教师精研新课标、新教材,确保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要精磨课堂教学、精准解析学情,开展基于学生身心特点与素养发展需求的教学。要精心设计与指导学生练习,落实“基础性、差异性、拓展性、实践性”作业原则,发挥作业在学生知识巩固、习惯养成、能力提升、素养形成等方面的关键性作用。

(二)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深化新品质课堂研究

各学科要落实《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结合核心素养课堂改革成果,确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项目,研究开展 “达标课堂”建设工作,引领教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将“新品质课堂”理念落到课堂教学中。各学校要继续开展“两个一”活动,即“每学期至少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每学年一次‘新品质课堂’展示交流活动”。

1.深化新课标与教材研读活动。各学科要继续组织教师投入“新课标学习年”活动,借助省、市、县域各级资源,展开多形式的学习活动,按周次、月份细化学习重点、留好笔记、组织研讨。建议各学科围绕核心素养概念、典型课例、作业设计、试题命制、综合评价等方面组织研修,确保学习有实效。

2.深化“新品质课堂”研究行动。“新品质课堂”研究行动要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学本课堂”已有推进成果,在“育人本位”“课程立意”“学习中心”等新课堂理念的指引下,把握学科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让学生与文本、与同伴、与自我深度对话,确保学生学业基础夯实、学习能力进阶、学科素养提升。

第一,继续落实“学-评-教”一致性的教学理念。各学科要确立单元整体教学意识,坚持学情主导,基于课程标准、学科特点和教材安排,精心设计单元课程,通过合并、调序、拓展内容,使单元课程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真实生活。要在单元备课中,精准定位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科学设计学习活动与评价任务,抓住备课、上课、观课、研课的各环节,以“研标、立标、学标、达标”系列教研活动为抓手,力求单元目标、评价任务、评价标准、活动任务的设计精细化,为学生深度学习提供支持保障。

第二,深化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各学科要依据《海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落实学年课堂教学改革推进计划与工作配档。要组织教师进行推门课、展示课、研讨课等课堂研讨活动,引领教师学习、领悟学科核心素养。各学科要将推门听课落到实处,提升课堂质量。

(三)强化学生习惯养成,力促学生素养提升

各学科要确立“播种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的教育理念,借助上学期下发的《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成果汇编》的典型经验,抓好学期初的“双常规月”活动,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学业质量保障、阅读能力提升”等重点,力促学生综合素养稳步提高。

1.强化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各学科要组织骨干团队,精研并落实“十大学习习惯”的典型经验,完善推进策略,以“双常规月”为契机,启动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良好学习习惯评价表彰机制,丰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成果。新学期,各学科要继续选点推进,在保持基础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加大对有效倾听、负责任表达、制定计划、总结反思等学习习惯的培养,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做好奠基工程。

2.提高学科学业质量。各学科要了解学生假期作业的落实情况,在调研学情的基础上,快速启动教学工作。要以教学质量为中心,对上学期的学业质量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并落实新学期提升学科学业质量的行动计划。要将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描述”作为评价质量的主要参考依据,严把备课、上课等常态教学各环节的“质量关”,将学业质量研究纳入“每周一研”工作中。要重点关注作业集体备课、阶段性“学讲评”、错题归因分析、作业矫正练习、学困生转化等学业质量提升工作,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3.深化“单元拓展整合阅读”。继续推进语文、英语学科阅读教学研究,有能力的学校要引导各学科教师推进全学科阅读,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淀,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与社会事件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融入感与责任意识。



时间

教  研  内  容

备注

2月

1. 组织小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总结工作。

2. 参加组织“单元视角下的新课堂建设”教学工作调度会。

3. 学校组织“双常规月”活动。


3月

1.召开各学科教研会议并组织教师新课标学习检测。

2.组织推门听课活动。

3.学校继续组织“双常规月”活动。


4月

1.参加幼小衔接经验交流会议。

2.参加教研共同体开展“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新品质课堂教研。

3.织英语教师第八届现场口语才艺展示活动。


5月

1. 组织第五届青年教师过关课验收活动。

2. 组织学科教研基地建设与教育集团活动。


6月

1.组织学年末教学工作评估(含学生学科基本能力调研、作业改革、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常态管理等)。

2.组织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优秀课堂教学案例评选。


7月

1.上报语文单元拓展整合阅读成果材料。

2.学校组织期末教学检测,进行学科质量分析。

3.上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总结材料(含学科);教研员完成学科教研总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