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胜,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技中心研究员
研究成果:主持制定山东省“十二五”至“十四五”果品产业发展规划等省级以上产业规划11项;参与实施国家、省各级部门下达的科研和推广项目2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主持制定国家和地方标准10项,主持撰写省主推技术12项,发表研究论文150多篇,编著专业书籍18本。荣获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果品栽培生理和植物营养研究及技术推广工作。
近日,我们邀请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技中心高文胜研究员就《关于深入推进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2025年)》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一、如何理解该意见实施的意义和重要性?
山东是苹果生产大省,苹果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苹果产业改良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山东苹果品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20年3月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把发展现代果业作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苹果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栽培、机械化管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现代果业强省,省级行动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推动全省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
烟台是我省苹果的主产区,现代苹果的发源地,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烟台苹果连续十三年被评为中国果业第一品牌。但烟台苹果产区面临着品种结构单一、从业人员老化、生产成本攀高、附加值不高等诸多问题,亟待进行系统化提升;与此同时,黄土高原、西南冷凉高地等全国其他优势产区的苹果产业快速发展,对烟台苹果乃至山东苹果产业造成较大冲击。烟台苹果产业要继续打造全国领先的竞争优势,必须打破传统的惯性发展思维,高标准制定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勇于进行苹果产业发展的“二次革命”。我认为烟台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3—2025年》非常及时,且意见内容标准制定的比较高,措施制定的比较细,工作重点抓的比较准,与烟台苹果产业生产实际相契合,也与全省果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相吻合,只要严格按照意见进行实施,我相信烟台苹果产业在品种优化更新、现代化果园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品牌价值提升等方面会取得较大的进展,一定会再创烟台苹果高质量发展的新辉煌。
二、如何将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落实到实处?
我认为要将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的各项指标落实到实处,须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大力气,抓实抓细。
一是要加强组织保障,严格考核机制。充实“烟台市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力量,强化市委市政府的作用,全面建立实施“月调度、季通报、年考评”机制,将推进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全市乡村振兴考核体系,对措施推进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予以问责,确保完成任务指标。
二是要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烟台市级财政以及各苹果主产县区财政都要给予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稳定的专项资金支持,用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各区市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果业全产业链发展;并制定扶持和引导政策,引导融资担保机构为果业融资增信、合理降费,开展专项“果园贷”。主管部门要加强苹果产业重大项目的谋划和质量评估,实施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果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
三是强化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今年5月份,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延安建设全国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若干措施的通知》,扶持延安苹果产业发展。烟台作为我省苹果优势产区,亦应该参考延安模式,积极向上争取烟台建设苹果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专项政策,在保持市域耕地面积稳定的前提下,统筹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原则,制定烟台苹果法定优势产区规划,先行先试有关产业发展政策措施,为烟台苹果产业拓展发展空间。同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广泛引进国内外果业高层次人才,开展烟台苹果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将烟台打造成为全国苹果产业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和全国苹果科技创新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