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柴棚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3-03-01     

字号:

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落实市局和教研室2023年工作要点,以提高全校教学成绩为落脚点,团结带领全体老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认真扎实地抓好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注重细节,突出特色,强化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提升教研指导和服务水平,促进学校整体工作均衡、优质、特色发展。

一、学校教学工作现状分析

柴棚中学是一所地处莱州市东南山区的农村学校,现有教职工30人,学生126人。近几年来,在教研室的指导和帮助下,学校认真落实“七项规范”的有关要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和2022年两次获得莱州市初中教育教学工作表现突出单位称号。但受生源锐减和教师结构性缺编的影响,教育教学工作遇到了发展瓶颈:很多学科全校只有一名教师,有的老师一人兼任多门学科,学科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实效性不强;个别教师没有自我学习发展意识,对新课标的学习和新课堂研究有惰性,课堂效率低也制约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做好新课标的学习,分学科研讨新课标的课堂落实,确保本学期完成课堂达标,力争在全市优质课评选中取得更好成绩。

2.落实好课程实施方案,开好地方、学校和综合实践课程,突出对学校特色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力争在全市课程开发类评选和比赛中获奖。

3.抓好教学研究,落实好教研活动和听评课制度,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确保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学科超过市平均。

4.做好会考学科的管理,及时召开会考和中考学情分析会,落实好抓偏的相关制度,确保会考各科均进入全市前二分之一。

5.提前规划,精心准备,做好今年教学视导评估工作,并在去年的基础上,成绩有进一步的提高。

6.重视学生体育锻炼,确保体育课、大课间活动的活动时间和活动效果。

7.做好各级课题的研究和结题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1.坚持 “教学中心、质量第一”理念,落实“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求,深化“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坚持向常规管理要质量,切实加强教与学新常规建设,持续开展“七项规范活动”,重点抓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听评课,突出听评课。

2.深化教学常规一体化实践,开展学科发展与质量提升行动,牢牢抓住“备课一上课一作业一检测”四要素齿轮链条式、贯通式一体化运作,厘定目标导向,坚持评价跟进,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调控教学进程。

3.增强备课实效,抓好“目标一策略- -评价一改进”基本备课范式的落地落实。倡导启发式、互动式、情景式教学,充分发挥小班的优势,在课堂效率上有所追求,有所突破,各学科力争形成具有本校地域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把备课、上课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上,力争帮每一名学生寻找到每一学科知识的突破点和能力的上升点。

4.深化作业改革。精准落实上级关于“双减”和五项管理的精神要求,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品质,做好作业检测与反馈。落实常规作业定期上交存档制度,规范批改手册填写。提高单元检测实效,做好教情学情分析与诊改,切实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5.重视个性辅导,全面建立学情会商制度和学困生帮扶制度,关照学生的差异心理,加强个别化辅导。今年上学期协调争取教研室到校进行业务指导,争创“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二)强化教科研工作

1.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改进教学方法。推进“魅力课堂”教学研究,围绕“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教学优化“小组互助合作达标课堂”,深化“大单元教学”、 “互联网+教育”、“常规一体化”等专项教研。

2.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教学质量大数据系统,加强学科教学质量分析,认真研究和把握中考新动向。

3.开展即时教研、日常教研、校本教研,借助教育共同体背景下的大教研组教研,立足本校实际,开展卓有成效的教研改革。开展小课题及已立项“十四五”规划课题的研究,争创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三)做好体育和卫生健康工作

1.严格落实学校音体美课程刚性化管理。全面推进“1+1+N”体育教学工程,严格落实“三操”制度,保证学生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

2.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积极组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体育比赛活动。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工作。加强篮球特色发展。组织参加全市的田径运动会、阳光体育运动会、体育活动月、体育节、“学校体育联盟杯”球类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

3.加强学生卫生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强化调整后的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宣传,做好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工作。抓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开展禁毒教育和国防教育,争创“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四)推进美育工作

1.落实艺术教育师资,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做好艺术社团建设和常态化活动,推进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艺术课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至少熟练掌握1-2项艺术特长。

2.学习使用艺术教育质量检测“人机对话”平台。尽最大努力弥补艺术学科教师不足的劣势。推动美育学科融合,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3.加大学校舞蹈社团的活动力度。开展校园艺术活动,组织好校园艺术月、班级合唱、师生书法比赛、少儿才艺大赛、新年晚会等活动。争创“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五)加强劳动教育

1.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加强劳动课程教学,推进劳动实践教育特色课程建设。

2.建立校园劳动、家务劳动制度,争取设立劳动日或劳动周,开展好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公益劳动。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开辟校内劳动角,开设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开展好研学旅行。争创“劳动教育示范校”。

(六)认真做好中会考研究

1.抓实中考和会考研究。认真总结2022年中考和会考经验,准确把握考试动向,做好成绩分析、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各年级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音体美教学研究,提高音体美升学率。研讨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下中考试卷的结构变化,研讨中考复习新策略,做好复习试卷评析的公开教学、专题讲座活动。

2.强化质量管理。组织好教学常规的检查,开展好备课专项检查,集中听评课活动,优化专项与过程管理,形成更加规范有序的教学环境和工作机制,提升学校和教师两个层面的认知力、执行力、创新力。认真组织好年度教学视导评估工作,扎实做好平日的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归档各种教务材料,力争视导评估有新的提升。

3.深化共同体活动。通过学校教育共同体活动,深入实施备课、上课、作业、检测一体化运行。深化作业改革,精准落实 “双减”和五项管理的精神要求,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品质,做好作业监测与反馈。提高单元检测实效,重视教情学情分析与诊改,切实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4.认真筹备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考试。做好实验室使用管理,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按要求留存好各种材料。组织好实验操作考试并保证考试的优秀率。

(七)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

1.抓好队伍建设。组织好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提升业务组长的课程指导力;进行新教师业务培训,提升教学适应力。秉持学段整体规划、学科重点落实、学期梯次推进的思路,加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大学科组长、名师的差异培训。组织教师读书沙龙。评选年度先进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举办教学经验交流会。

2.抓实过程监控。阶段性开展教学专项检查,优化过程管理,形成问题真解决的质量常态监控机制。推进教学质量大数据监测应用研究,特别做好相对薄弱班级和薄弱学科的质量监控、分析与改进,准确把握学业质量动态。

3.做好教导处自身建设。组织教导处领导、包学科领导和教研组长认真学习领会教研室2023年工作要点,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主题教研活动,经常性走进级部教研、深入课堂指导,帮助级部和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努力提升自身的研究素养、引领情怀、指导能力和服务质量。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面对学校教育的种种困难和新形势下对教育工作的更高要求,我们将知难而进,严格落实好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做好教学常规落实和教学质量提升,为山区教育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