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翠屏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日期:2023-03-01     

字号:

一、指导思想

2023年我校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充分挖掘劳动文化、劳动精神和劳动教育资源,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工作,探索开展劳动教育的有效举措,培育学生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不断创新和完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磨炼意志品质、激发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劳动者。

二、工作目标

1.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聚焦发展核心素养,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劳动精神,获得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弘扬学校品正精神,充分发挥学校自然环境、校园文化的特点和资源优势,培育有学校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课程,把我校打造成劳动教育示范学校,让劳动教育成为我校的品牌课程。

三、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劳动教育课每周每班不少于1课时,每周一主题,每学期组织2-3次分年级劳动技能比赛。    

2.组织形式    劳动教育课通过家庭、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三个活动载体组织完成。    

3.活动方式及课程内容    劳动教育主要活动方式:劳动课堂知识教学、学科劳动教育渗透、学生自我服务、校内劳动基地实践活动、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公益劳动等五种形式。劳动教育课程内容:统编劳动教育教材,劳动教育基地课程等,各班级选择适合课程开展劳动教育。    

4.劳动教育宣传周和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月    学校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设立为劳动教育宣传周,每年11月份设为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月。劳动教育做到每周每年级一个主题。

四、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劳动教育分管领导:教导副校长

劳动教育分管教师:各年级劳动教师、级部主任、班主任

依据各年级学生发展状况、学校特色、可利用的社区资源实施劳动教育总体方案中的主题活动以及比赛。要建立教师队伍,原则上每年级至少配备1名专任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

2.加强课程管理

(1)丰富课程体系。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方案,整体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并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促进横向学科融合,纵向学段费通。学校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和劳动月,对劳动教育主题进行优化组合,集中体现课程教学成果,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展示活动。

(2)明确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学段和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低年级国绕劳动意识的启蒙,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感知劳动乐趣,注重培养劳动和劳动安全意识,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中高年级要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

(3)开展实践活动。坚持“落实、落细、落小、落真”的实施原则,上好“四堂课”,即劳动教育必修课、学科劳动渗透课、校园文化劳动课、课外劳动实践课。深度挖掘校内日常学习、生活等场所的劳动教育价值,将楼道、教室、绿化带等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合理分配到班级。充分利用种植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条件,组织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活动,开展校内劳动教育。加强校园劳动文化建设,结合植树节、校园采摘节、农民丰收节等节日,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社团活动、班队会、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活动等。

(4)密切家校联系。发择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将劳动教育纳入家校协同育人内容,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明确不同学段劳动教育要求,制定家庭日常劳动清单,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特点,安排学生进行适量的劳动,指导家长每年有针对性地教会孩子1至2项生活技能,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务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

(5)强化评价机制。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好劳动记录册。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劳动成果展示和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记录学生劳动教育过与成果,具体劳动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让家长参与评价,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五、具体活动

1.家务篇:家务是家庭里最自然的劳动场景,针对各年龄阶段的儿童,有很多家务劳动值得尝试:

一、二年级:在家务中发挥想象力

(1)扫地、拖地,用抹布清洁桌椅。

(2)参与烹饪,制作蛋糕、饼干、雪糕等。

(3)挑选衣物进行搭配,叠衣服。

(4)摆放餐具,分发食物。

(5)学习系纽扣、鞋带等。

(6)洗水果、蔬菜,打鸡蛋。

三、四年级:在家中掌握独立自主能力

(1)手洗简单衣物。

(2)学习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

(3)尝试学习烹饪,做简单的早餐或煮面条等。

(4)择菜、剥虾,洗碗筷。

(5)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个人床品。

五年级:在家中掌握社会能力

(1)掌管一部分家庭财政,比如安排家庭购书支出等。

(2)组织安排家庭活动,写邀请卡,为宾客准备礼物,购买节日用品。

(3)定期组织家庭会议。

(4)管理假期间的家庭开支,结束后做数据分析,给出建议。

(5)拟定假期家庭出游计划和出行攻略。

2.学校篇: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阵地,丰富、有趣的劳动课程、活动设计,不仅能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生活能力,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它还会成为学校的特色和宝贵的教育资源。  

(1)根据年段开设家务课程,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2)举办“跳蚤市场”,感受创业乐趣。  管理班级“小菜园”,亲自浇水、施肥,定期对“小菜园”进行观察,写劳动观察日记。  

(3)创设校园“激励岗”,在教师办公区、校园景观区等专门设置“劳动执勤岗”,通过竞聘的方式产生“胜出者”,亲身体验劳动的自豪感。  

(4)建立学校包干区域制度,让班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班级管理中保证人人有岗位。

(5)搜集生活中的智慧小技能,挑选喜欢的技巧进行分享。

(6)开设“我是小厨师”烹饪课,让学生亲自体验洗菜、做菜、洗碗等劳动技能。  (7)优化评价体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劳动实践。

3.活动篇

除了具体的家务劳动、学校课程,还可以通过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感受劳动的价值。

(1)寻访身边的劳动者,并用照片、文字等方式记录。

(2)和父母换岗一天,感受家庭劳动的不易。

(3)走进社会,观察职业人士,条件允许可进行职业初体验(如小记者、红绿灯交通协管员、小图书管理员等)。

(4)小学生到学校食堂帮厨,自己完成餐桌摆放、饭菜分配、收送餐具等。  

(5)喂养小鸡、小鸭等小动物,既能观察小动物的生长过程,也可以锻炼责任感。  

(6)观看相关电影、纪录片、综艺节目,进一步了解各行各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