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教学工作总结

日期:2023-02-24     

字号:

一年来,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围绕“抓常规一体,促教学内涵”的管理思路,聚焦课堂,抓实常规,深化推进目标导向下的“常规一体化”研究,谋求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聚焦课堂,夯实教学常规一体

遵循“抓常规,练内功,厚内涵,提质量”的管理思路,聚焦“学为中心”的魅力课堂教学常规建设,通过“领导走课”、“接力上课”、“教学比武”、“打磨优课”多种课堂研究方式,让“常规一体化”真正有效地落地、落实。

1.领导走课,督查常规落实

为确保领导实现有效管控,我和校长采取不定时的方式,一节课走到多个班级里听课,督查“常规一体化”的落实情况,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改进。

2.接力上课,修复教学习性

2022年春天经历了两次线上教学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教学困境,为解决此问题,组织了教研组内的“接力同上一节课”活动,重点关注师生状态和习性修复,针对线上教学的空白和知识漏洞,上好“回炉课”。我全程参与了各教研组的听评课活动、总结反馈及“提高复习效率”研讨活动,老师们都能积极参与,活动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互相学到了一些训练习性和复习的妙招,在复学后三个周内,集中修复了老师们的焦虑状态和学生的学习习性,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

3.教学比武,厚实课堂内涵

为推进“常规一体化”课时转化与落实,我们结合校情,充分发挥团队优势,结合教研组工作有效性,开展了全员参与的教学大比武活动,搭建了“人人参与、人人学习、人人提升”的专业成长平台。为真正提高老师们的“常规一体化”课时转化水平,活动分两项进行,一是“常规一体化”课堂教学展示,二是“常规一体化”现场设计比赛,通过“校级初赛——研讨课例——团队打磨——反思总结”四个阶段,重点围绕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检测”和学生“ 预习、学习、作业、考试”双向一体化链条发展,践行常规一体化。

4.打磨优课,精研常规一体

对通过校级教学大比武推选出的9名参加市优质课评选的老师进行了反复打磨,重点开启了二轮次磨课之旅:第一轮采取了“个人备课——集体研讨——修改设计”的方式,对9名参加市初赛的老师,进行进度范围内的“常规一体化”课时设计反复研磨;第二轮次以“突出学科和课型特点”为重点,采取组建团队和“一对一帮扶”相结合的策略,对参加5名市决赛的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打磨。最终,宋少华、李瑞平、冯晓文三位老师在莱州市小学“常规一体化”教学大比武优质课评选中获一等奖,季凌杰和张丽两位老师获二等奖。其中,宋少华老师将代表莱州参加烟台优质课比赛,2022年春天,数学团队对宋老师的课进行了十轮次以上打磨。

二、多措并举,聚焦“规范”提质增效

为推动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实现减负增效提质,根据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深入开展“教育质量提升年二期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七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本学期开展了以“抓规范提质量”为主题的“七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活动。

1.专题会议定方案

为使“七项常规”教学常规管理活动落地、落实,学校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活动的规划、组织、管理工作,为确保活动成效,制定了《金城镇中心小学“七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活动方案》。

2.线上线下学规范

教学管理中心牵头,为老师们搭建学习平台,开展线上自学、学习交流、专题研讨、专题会议等形式多样的重温规范活动,组织教师重点学习相关文件,老师们认真摘录重要内容,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深刻领悟“七项规范”管理的政策背景和现实意义,明确“七项规范”的具体内容和总体要求。

3.指导手册新修订

为修改完善“七项规范”标准内容和管理细则,组织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专题会议,杜校长参与指导,重点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检测等方面做出校本化的具体要求,形成符合学校特点、切实可行的《“七项规范”指导手册》。修订完善后,从“教研组——级部——全员”三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培训,深化教师对“七项规范”内容和标准的理解与把握,进一步增强规范教学常规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4.名师引领提内涵

为提高课时备课的质量与内涵,2022年3月邀请市骨干老师李绪明来校对全体语文老师进行了“习读课”的备课指导。活动主要分三个日程:一是以刘晓玲老师备的习读课《肥皂泡》为例,李绪明老师为对备课项目进行了解读;二是李绪明老师对每个年级一个具体的课例进行了指导;三是李绪明老师借助具体的单元课例对第六单元教材进行了解读。

5.优化提质展备课

围绕“抓规范提质量”主题,在杜校长的引领和指导下,重点从“单元集备研讨”和“课时备课展评”开展了备课“优化提质”活动。

为提高单元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在个人单元备课的基础上,以学科组为单位分年级细化研究和修改“单元目标分解、细化及融合表格”,并将修改后的表格发到每个老师手中,让老师们在课时备课的过程中做到“心中有目标、教学有方向”,并使单元每课时目标间相互融合互补。

分学科组开展了课时备课展评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其中语文学科继上次李绪明老师来校后,就“习读课”再次进行了集中研究,每级部均以一课为例进行了展示,展示者从单元要素到课时目标再到全景作业设置进行了细致地解读,展示现场互动交流,氛围热烈,在思维碰撞中,在合作共享中,不断优化,提升了教师备课的学科内涵。

在莱州市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中,冯晓文、李旭凤、宋少华、王艳四人共同设计的数学作业和刘晓玲、王春力自己设计的语文作业均获一等奖。

三、读书引领,提高师生母语素养

2021年10月份,开展了“传承经典,守护母语”第二届母语节活动,从全员参与的“诗词、成语、故事、朗读、写字、演说”普惠训练直到集中的展演活动,孩子们受益匪浅。在展演活动中,一至五年级孩子们分别进行了“童声诵诗词 童心传经典”、“诵中华美文 做小小朗读者”、“成语荟萃 奏响四季之歌”、“小小课本剧 串联母语情”、“你演我说中国梦 妙语连珠绽风采”五个主题的展示,极大地提升了母语素养。在全市第九个母语活动月中,母语节目“传承母语,戏‘说’金城”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六名参加“六大王”比赛学生均获一等奖,五名辅导教师均获辅导教师奖,学校被评为“母语月”活动展评成绩突出学校。

2022年4月,以“读书月”为引领,在全校深入开展读书活动:在做好活动规划与布置的基础上,利用周一升旗之际进行好书推介,举行了启动仪式;然后开展了丰富的读书活动:通过“开展单元整合拓展阅读”、“借助导读课推介阅读书目”、“确保单元经典书目阅读效率”、“搭建多元支架呈现读书所获”四种方式在语文课内开展读书活动;深入开展了好书推介、读书漂流、亲子阅读、读书分享等活动;同时评选出了“书香家庭”和“书香班级”,在校园内形成了乐读、好读、会读的良好阅读氛围。

四、战区协作,实现一体共享发展

我校作为“常规一体化优质推进协作战区”首席学校,我校和朱桥、苗家、三山岛和开发区四所学校成立了“海韵同盟”,在英语教研员李慧老师的指导下每月组织一次战区协作活动。发挥首席学校的作用,认真组织每次活动,力争让老师们带着明确、具体要求目标参与活动,汲取不一样的方法,更新、改进原有思想和模式,会后认真总结与反思,总结取得的成效,反思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在下次活动时滚动研究上次的问题与困惑,通过课堂观摩、评课议课、主题报告、总结提升等方式,衔接性推进与深入“常规一体化”研究与实施,充分发挥了战区协同共进优势,达到了“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深入推进”的目的。

五、齐抓共管,提高线上教学质量

两次线上教学期间,积极筹划与制定线上教学方案和巡课、教研等制度,包级部领导和级部主任坚持线上巡课,自己每天坚持到三四五年级所有班级巡课,学科组长定期组织研讨,保证了线上教学的有序和居家学习的有效。复学后,针对学生学习习性丧失、老师焦虑的现状,结合学情检测,在理清学情和学习基础的前提下,从加强“回炉课”教学研究、实施“分层学”课堂教学、落实“动态测”监控机制、做好“异达成”教学辅导四个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开学复课教学工作,做好查漏补缺和跟踪补救工作。

六、全员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根据市局《莱州市中小学教师全员教学通用基本功提升培训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统一组织了“两笔一话”全员培训和考核活动。根据学校实际,重点进行了“两笔字”培训,特邀荣退教师——81岁高龄的张振宇,定期来学校对全体老师从“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三方面进行了面对面培训与指导,学校的培训信息发表在“山东教师队伍”和“烟台教育发布”公众号上。年末,为检验一年来“两笔一话”的培训与练习效果,在尚美楼三楼书法教室举行了“两笔字”基本功集中考核,利用小程序进行了普通话集中考核。

新的学年,教学管理中心将继续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以“立常规、夯落实、促发展”为目标,切实把教学常规抓实抓细,守住质量底线,踔厉奋发启新程,笃行不怠向未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