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店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推进情况梳理
探索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文单元拓展整合
拓展整合是实现单元学习目标的关键路径。在研究单元多维度拓展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要根据教学需要突出整合重点,提高学习质量。拓展与整合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两者互为依托、各有侧重。拓展与整合必须基于不同学段的具体要求和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按需选择,灵活确定。
1.具体要求
(1)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研读教材,结合学情,确定拓展整合阅读目标。包括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对现有教材单元的“二次开发”;二是教师作为研究主体,开发新的师本(班本)阅读课程。
(2)建立“教读一一自读一一课外阅读”阅读体系。采用“1+x构成方式:“1”为教读篇目,“X”为自读及课外拓展阅读篇目,在此基础上呈现同主题阅读、拓展延伸性阅读、比较阅读、导向整本书阅读、回顾性阅读等多种阅读形式。
(3)根据单元双线组元的特点,在拓展阅读中确定单元写作内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2.主要任务
研究过程中要秉持向课程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理念,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明确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规范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强化单元课程意识
强化课程意识,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整体规划单元课程,基于明确、具体、适切的目标去精选阅读材料与学习内容,有层次、有侧重、有针对性地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单元学习效益,努力实现提高全体学生阅读数量(学段阅读量:初中段600--900万字)和质量的基本目标。同时要学习并转化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研究成果,组织好单元拓展整合课程纲要的编写、课时教学方案的设计,积极探索单元拓展整合教学的实施方式以及评价办法等。
(2)重建阅读教学范式
单元拓展整合阅读要确保每个课程单元的实施质量,必须遵循教学基本范式与流程。
一是单元导引。整体阅读、感知单元内所有文本,明确单元学习主题、目标,了解单元文本主要内容。
二是示范阅读。选取单元内能有效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文章进行重点研读,教方法理规律,落实单元学习任务。
三是自主阅读。依据教读课学习所得,自读并交流单元内其他文本的阅读体验。
四是读写联动。依据单元目标、主题内容及学生的间读收获,设定单元写作训练内容,重在知识应用。
五是延伸阅读。基于主题学习目标进行的自由阅读,开阔阅读视野。
上述范式是对单元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的基本规定,实验教师可基于自身教学的现实需求,创造性地规划设计更加有效更加合理的单元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
(3)打造特色师本课程
单元拓展整合阅读,不仅能够逐步达成提高学生阅读数量和质量的基础性目标,还能为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提供崭新平台。
教师要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现行教材,清晰把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挥学科组集体教研的优势,大胆创新,开发适合不同学段学生学习的独具特色的师本课程,努力成长为有思想、乐实践、善创新的学科名师乃至有卓越影响的学科领袖式人物。学校抓住推进阅读工程的契机,整合学校阅读资源,重点打造成学校特色发展项目,拉动学校的文化建设。
(4)语文单元拓展整合校本资源库建设
赵焱《人生因奉献而精彩》《稼轩诗词赏》《登临古代亭楼,聆听文化回音》《寻微访幽探诗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思辨之光,散发人性之美》《士者巍峨,永垂不朽》
刘虎《李清照诗词赏析》、《范进中举》
纪海霞《背影写作课》读写联动
鲁永刚《一起来看雨》《景物描写》读写联动课
(二)语文阅读教学改革
阅读不仅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也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仅能改变人生的起点,更可改变人生的终点。我校阅读课改革的内涵如下:
阅读教学“模式构建”——“多思维向度”阅读。
1.阅读教学模式构建
推荐导引(导)→自主阅读(读)→合作互动(议)→阅读感言(写)
学生阅读过程中完成导读提纲中的相关内容(阅读作品、阅读引领、阅读撷英、互动拾珠、阅读感言)。
2.多思维向度阅读(时空阅读)
(1)多思维向度阅读即感官阅读——视觉阅读、听觉阅读、嗅觉阅读、行为阅读、环境阅读、想象阅读等——综合素质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
例如:听觉阅读
听《里店初中校歌》使学生增加对母校的热爱,树立远大理想。
听《真心英雄》使学生相信自己,树立自信心。
听《母亲》、《父亲》、《时间都去哪了》使学生心怀感激,增加感恩之心。
听《一路平安》使学生增强安全保卫意识等。
行为阅读: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内容(细节——沙袋倚门、垃圾分类、塑料袋套摄像头等)。
环境阅读:法桐挂牌、草木传情、墙壁说话、地面育人、文化育人等。
(2)活动与写作融合:综合实践活动、阳光体育、劳动、读影
让活动过程成为学习写作的过程,让劳动种植过程与写作有机日融合,体育精神与写作融合,观电影于写作融合,提高学生观察力,语言表达力、感悟力等,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让习作更接近生活,更有生命力。
以阅读促“养成教育”生活细节、行为规范、学风严谨、谈吐文雅、素质提高。——以读养习;以阅读促“德育教育”助人为乐、感激、感恩、感动、塑造心灵、精神丰盈充实、品质提升。——以读立品。以阅读促“学校管理”感悟、体验、明理、导行——以读促管。以阅读促“学校文化”校园、走廊、班级图书园地、厕所、操场、餐厅等,培养绅士风度、淑女风范——以读润校,从而真正实现以文化人。
让多思维向度阅读从单学科走向全学科、从一视角走向全方位、从外在形走式向内涵、从被动走向自觉、从教育手段走向教育目的、从学科学习走向健全的人格塑造。
总之,通过阅读使学生能与文本、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能与环境进行思维碰撞;能与所感觉到的事物进行思想交流;从无字句处读书;最终实现人文素养和个人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从而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读书——思考——感悟——联想,培养适应未来的一代新人。
3.语文单元拓展整合与思维导图
单元预习课:基础知识思维导图,建立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框架体系。
教读引领课:学生制作单元综合思维导图,涵盖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中心思想,题目解说、人物形象,写作特色等。
单元写作课:学生绘出写作思路,从审题、立意、构思、选材到布局谋篇,把思维的痕迹清晰地表述出来。
主题阅读课:学生运用手头资料把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小说等专题从体例特点、基本文体知识,到阅读考察题型、答题要点等,画出具体的思维导图。
名著导读课:主要针对名著的背景和年代、人物及性格、主题和感情、情节和特色、感悟和启迪,以及与名著阅读相关的仿写和对联等进行整理。
开展读名著绘思维导图落笔生花评比活动,寒假读书绘制思维导图活动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整合教学,可以快速地帮助师生全面系统地整合知识,使知识细致化,使学生思维清晰化,使教学序列化。
4.积极组织参加各种读书征文活动
海阳市中小学“四季四色四节”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寒假读书活动(初一手抄报,心得体会;初二读书笔记,名著封面;初三读书笔记,思维导图),新时代好少年读书活动,以活动促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语文课堂结构三部曲
1.三部曲(人的素养、词的优美、乐的和谐)——写好字,享美文,学新知
(1)写好字内涵解读
在一点一横中写出严谨的学风,规范的姿势,对生活的美好态度;在一撇一捺中领略中华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悟汉字文化,书精彩人生。
(2)享美文内涵解读
通过课堂环节的指标要求,让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觉读书、勤于思考、勇于表达。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丰富思想、积淀人文、涵养精神、生成素养。在分享中展示自我,增强自信,为自己美好的人生积蓄能量、夯实根基。
(3)学新知内涵解读
2.依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多思维向度”型课堂的模式要求灵活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来传道、授业、解惑。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线索,以同类或同主题(整合和拓展)的文章内容为新知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的,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来设计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探求新知的过程。
(1)讲“思维开发”一一思维导图
(2)讲“感官运用”一一眼、耳、口、手、脑
(3)讲“四学研究”一一学习、学生、学识、学科
(4)讲“五育融合”一一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相互贯穿,相互滋养,相互融合。
3.具体实施
(1)每节一说,说是指学生叙说;(过程、经历、体验、感悟)
(2)每天一写,写是指学生描写;(日记、随笔、片段;记叙、议论、说明)
(3)每周一评,评是指班级评比;(展示、评价、鼓舞、激励)
(4)每月一结,结是指级部总结。(宣传、表彰、内化、提升)
(四)“三学”助力向未来
为了全方位提升语文教师素养,刷新语文教师思维,我校率先在语文教师中进行“三学”学习活动,即《大学》、《劝学》、《学记》学习活动。
读《劝学》,明学习至理:学丰师之有恒,学厚师之积累,学强师之专一,学慧师之德操,让教师能真正明理导教,在有恒、积累、专一、德操中学大道,成就丰厚的自己。读《学记》,通教学大道:学教之思想目的,学教之原则方法,学教之兴废之理,学教之大道本源。读《大学》,达生活真谛:学“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八目”,懂生活,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教师、学生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通过阅读“三学”,让教师从内心深处理解“三学”之至理大义。通晓古今智慧,修身养性,增智广识,立德励志,服务于教育教学。让教师从内心深处坚信,阅读应成为教师的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常态。没有教师的成长,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后,我校将继续深化改革、基于问题,基于课堂,基于质量提升,基于师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寻找高效课堂为突破口,细化课改管理,且行且思且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