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落实课程标准,打造魅力课堂”集中听评课暨校优质课评选活动方案

日期:2023-11-30     

字号:

为了切实推进我校“七项规范”和新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积极搭建教师课堂教学的提升平台,根据市局和教研室年度工做要求,决定举行柴棚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落实课程标准,打造魅力课堂”集中听评课暨校优质课评选活动。

一、活动宗旨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的“练”与“比”,引导教师大力推进“魅力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切实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通过教研组的“评”和“学”,促进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互鉴   ,提升集体备课效果,拓宽教师的视野,以“评”促教。为骨干教师展示教学智慧和教学风采提供平台,实现教师课改成果交流、运用常态化,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

1.全员听评课。本次听课,要求任课教师全部参与,先听后评,及时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优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2.优质课评选。听评课结束后,全体老师根据听课的实际表现,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本组教师的课堂做出评价,评选出校级优质课。

3.优秀课堂展示。优质课评选结束后,每个学科的第一名教师进行全校优秀课堂展示,为各学科老师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三、活动目的

1.以比促教。促进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改革观念和教学行为,提升新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以比促研。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相互探讨,共同进步,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深入。将“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所涵的“以数达理”“让学习真实发生”等教育思想与方法融入当下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发挥它巨大有效的影响力。

3.以比培优。通过教学比武培养一批、发现一批不同层次的教改骨干教师,培养一支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专业指导团队。以校为本,基于课堂,以提升教师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主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四、活动对象和学科

1.全校所有任课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听课,不讲课的,不能定为校优质课。

2.本次听评课不分教研组,全校统听统评。

五、加强领导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刘兴法

副组长:黄增波

成  员:仲仁亭 孙晓梅   崔发刚 刘海波 王风丽 仲鸣  

(二)评委组

领导:刘兴法 黄增波 仲仁亭 孙晓梅 崔发刚 刘海波 王风丽 仲鸣

教研组长:李霞 刘英杰 林秀芳 孙英菊 许怡娜 张洪太

六、活动安排

1.9月7日,召开教研组长会,布置本次活动的具体事宜。

2.9月8日,教研组长安排讲课顺序,报教务处。

3.9月11日——9月22日,全校集中听课。

4.9月27日前,教研组完成评价,汇总成绩,签字后报教务处存档。

5.9月28日,教务处将比赛成绩汇总平衡后报学校审核后,全校公布。

6.10月9日,颁发校级优质课证书

七、活动要求

1.本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活动要求教师人人参加,评价结果计入考核,并作为推荐市级优质课评选的重要依据。凡无故不参加本次活动的任课教师,不得参加高一级的优质课比赛。

2.本次评价,学校评委组成绩占50%,老师互评成绩占50%,教研组互评成绩要进行全校平衡。

3.无多媒体教学、不使用普通话、不符合新课标的,不能评定为校优质课。

4.上交材料:

(1)教师需上交教学设计的打印稿。

资料格式的设置要求:字体(大标题宋体小三号加粗,小标题宋体四号加粗,文本宋体小四号)、纸张(A4,正反双面印)。

(2)教研组需上交评课记录(采用2+1模式,即提出2点成绩和1条建议)、成绩量化统计表、“优质课评选”活动总结(组长)

(3)获得校优质课的教师要认真撰写“优质课评选”活动体会,不交或应付的,取消校优质课资格。

 

 

 

柴棚中学

                                      

 

 

附:柴棚中学“优质课评选”课堂评价标准

 

柴棚中学“魅力课堂展示及校优质课评选”课堂评价表

姓名


学科


课题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评价标准

分值

得分

教师

教学

理念

1.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0


教学

素养

1.熟悉教材,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

3.教学重点明确,难点能有效突破,教学结构和过程设计层次清楚,主次分明,体现循序渐进原则,符合教学规律。

4.专业基本功扎实,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能用恰当、流利的语言组织教学。

10


信息技术2.0

1.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2.       B2微课程设计与制作

3.       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

4.       A5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

5.       A6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

6.       希沃白板的运用

10


德融数理

落实本学科课程理念的同时,着眼学科核心素养,借助大数据或“大数据思维”并结合对数据事实的理解,实现德融数理模式与学科的融合。

10


学生

学习

空间

1.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学生有学习活动的恰当载体和平台。

10


课堂

氛围

1.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参与面广并富有成效。

2.积极参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实的情感交流。

3.交流活动有合作意识,愿意倾听、获取他人信息。

10


思维

状态

1.思维活跃,能主动表达看法、观点。

2.能较好地感知、理解学习内容。

3.注意力集中,思维紧随整个教学过程。

10


创新

精神

1.敢于提出质疑,勇于探索。

2.有独特见解或解决方案。

3.善于将知识迁移,有较强的知识再生能力。

10


教学

效果

目标

达成

1.完成课时计划,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2.不同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

10


学生

面貌

1.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投入。

2.学生学习策略得当。

10


扣分

普通话

多媒体

1.教师上课不使用普通话扣5分。

2.教师上课不使用多媒体扣5分。

-10


总      分










 

教给真理,不如培养发现真理的能力;教给知识,不如教会学习知识的方法。——魏书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