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高陵镇中心小学2023-2024学
年第一学期数学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时间:2023年9月22日
参加人员:王英霞、于洋、曲晓东、侯信林、李燕、王丽娟、孙海燕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培养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研究
中心发言人:侯信林
一、活动讨论
1.交流学习网上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研究》写的批注。
2.组成员根据我们学校中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交流培养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研究采取的措施。
于洋:学生的倾听要从一年级刚入学就抓起。要做好听的准备、规范听的动作、关注听的状态、营造听的氛围、约束学生的倾听习惯,激发他们的倾听意识。
曲晓东:带着问题去倾听。在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懂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学会有选择的接受别人发言,并且能把大家的发言进行归纳,想想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将他不完整的答案加以完善,你又有了什么更好的发现,使自己的答案更完美。学生掌握了倾听的方法,明白了该怎样去听、听什么,倾听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倾听的习惯便会逐步形成。
王英霞:训练学生专注地听,不仅让学生知道静是听的前提,还应要求他们听课时眼睛要注视讲话的人,身体要坐直、坐正,两腿自然分开,双脚平放地上,手放在桌上但不准随意动用学习用品,以免把文具、桌凳弄出声,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侯信林:老师要留意听的孩子的状态,适时予以调整。老师还可以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和他们一起全神贯注地听,并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对听得认真的孩子进行表扬,及时树立倾听的榜样,巧妙提醒不认真听的孩子。
二、活动总结
1.倾听习惯的培养要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开始,时间越早越好。
2.要教给学生做好听的准备、规范听的动作、关注听的状态、营造听的氛围、约束学生的倾听习惯,激发他们的倾听意识。
3.采取有效手段约束学生的倾听习惯,激发他们的倾听意识。比如重复老师或同学的发言,小组捆绑,个人奖惩等。
三、活动成果
经过教研活动,老师们知道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让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
附1 培养学生课堂倾听习惯的研究
——主题教研学习材料
高陵镇中心小学 2023.9.20
学生们的个性张扬了,孩子们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但活跃的背后,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一个学生在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下面有的学生在窃窃私语;有的坐在那儿面无表情、漫无目的在听;有的居然在下面做小动作;就连那些在听的学生都总是缺乏耐心,不能耐心的听完同学的发言,一旦自己有了想法或与别人有不同的看法,就立即打断别人的发言,只管自己海阔天空。课堂的交流变成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没听清楚别人都说了些什么,没有思考别人说得正确与否,更不可能吸取别人发言中的精华。由于没有认真听、仔细想,课堂上便不但有人重复别人的说法,一个问题不得不重复讲几次,就这样课堂宝贵的教学时间被浪费掉了,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影响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能力的发展。
因此,我们说一节真正活跃的数学课,光有精彩的个人发言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真正地在课堂上倾听老师的讲解,聆听同学的发言,积极有效地思考,努力投入地参与课堂活动,才会撞击出智慧的火花。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倾听习惯呢?
一、教师采取有效的倾听训练
1.上课铃响后,要求学生应迅速安静地静息,让自己平静下来,知道现在是上课时间,要认真听讲了,使思维的注意都指向讲话的对象,使大脑开始进入兴奋状态,从心理和身理上做好听的准备。
2.规范听的动作 训练学生专注地听,不仅让学生知道静是听的前提,还应要求他们听课时眼睛要注视讲话的人,身体要坐直、坐正,两腿自然分开,双脚平放地上,手放在桌上但不准随意动用学习用品,以免把文具、桌凳弄出声,分散了大家的注意力。
3.关注听的状态 能说会道的孩子总是吸引着老师的目光,老师总是满面笑容地注视着、倾听着他们的发言,而却忽视了对大部分正在听的孩子的关注,这部分听的孩子自然思维就开了小差,长期下去,学生不去倾听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所以老师要留意听的孩子的状态,适时予以调整。老师还可以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和他们一起全神贯注地听,并用富有情趣的语言对听得认真的孩子进行表扬,及时树立倾听的榜样,巧妙提醒不认真听的孩子。如: “××真厉害,他听清了同学的发言,还增加了自己的看法”;“×× 有一双会听话的耳朵,看他连别人发言中的小问题都听出来了”;“××同学的想法非常好,你听明白了吗?谁来重复一下”; “他说得很好,谁能接着往下说?”; 经过这样长期的引导,倾听的意识就会根深蒂固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孩子的倾听习惯就会逐步形成。
4.营造听的氛围 低年级学生对事物的指向性注意比较短,要求他们长时间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去倾听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要让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教师要把教学的内容巧妙地寓于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创置学生于具体的情景中,用生活中看得到、用得着、有趣的图示、画面和语言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通过多媒体把主题图变静态为动态,把主题图讲得像故事一样的精彩,让生动的情境激发起孩子主动倾听的愿望,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听的氛围,孩子有了主动倾听的愿望,心情就舒畅了,思维就活跃了,注意力就集中了,学习能力就提高了,自然就不会开小差讲话了。
5.采用各种方式逼着学生认真听 采取小组捆绑评价、考核等这种集体奖惩方式有利强制地约束学生的倾听习惯,激发他们的倾听意识。
二.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倾听方法
让学生会听、善听,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生倾听的习惯的训练
1.专心去倾听。 大多数学生往往只注意听老师讲,同学发言时却漫不经心。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应做到“专心、细心、虚心”。要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倾听要求,首先要提出听的要求如:“在别人发言时请你看着他”、“想发言有补充需等别人说完后再说”、“别人讲解题时,你应做到眼睛看着题,耳朵听着题,脑子想着题”、“如果同学的回答让你满意,请你用眼睛看着他,对他笑一笑以示赞同”……有了这样细化的要求,学生的倾听习惯就可以逐步养成。其次,引导学生注意说话人的语气,思考这种语气要表现什么,培养孩子对语言的感觉。
2.带着问题去倾听。 在把别人的发言听清楚、听懂的前提下,还要让学生学会有选择的接受别人发言,并且能把大家的发言进行归纳,想想他们说得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将他不完整的答案加以完善,你又有了什么更好的发现,使自己的答案更完美。学生掌握了倾听的方法,明白了该怎样去听、听什么,倾听的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倾听的习惯便会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