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美在于收获,教之美在于提升。”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促进教师学科专业的发展,各学科教研员莅临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金滩校区开展课堂调研工作,深入课堂教学,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细致地指导与引领。
用心上课展风采
语文组精心备课,亮点频出,八位语文老师有对学生读书方法的细微引领,有将思维导图妙用至整节课,也有循着学情顺势而为的课堂机智,更有数次朗读营造的声声入情的课堂氛围……
数学组的四位老师通过有趣的情境导入,在讲解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充分体现了课堂上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英语组的七位老师课堂设计清晰明了,重视构建学生的语音知识体系,通过让学生上台分享自身想法的方式,把知识与学生生活充分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积极性。
政治组的两位老师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情境体验,吸引学生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借助相关材料,引领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复习。
历史组的五位老师利用大单元教学的模式,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人物传记和文言文游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教学中贯穿学法指导,落实教学评一致化要求。
地理组的四位老师以任务探究活动贯穿课程,注重小组合作,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创设真实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组两位老师分别讲授了精彩纷呈的新授课,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不仅收获知识,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发现身边的生物学奥秘。
评课过程中,各学科教研员充分肯定了各位教师的课堂环节设计,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语文组
教研员孔少利老师肯定了老师们课堂上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不足:一是要注意课堂细节问题,细小处才能见真功;二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深挖教材,有效拓展,拓宽孩子们的知识视野;三是要将方法落到实处,使语文课既有“味”,又有效。
2、数学组
教研员王莉老师指出:要注意课堂语言的准确性,提问问题要细化;备课要以课标为抓手,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注意习题的选编,多尝试开放式教学,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注重学生的参与感,教师少讲,把问题抛给学生,学生多讨论,多参与。
3、英语组
教研室吕艳芹老师对英语组的每位老师都给与了赞扬,教学思路清晰明了,语言清新幽默,复杂问题简单化,备课充分,教师都以饱满的精神在工作,创造了情境,学生参与度高,注重学生理解。
4、政治组
政治教研员刘建梅老师,详细分析了每位老师的课,并提出中肯的建议:认真的阅读领悟新课标,做好集体备课,加强集体教研;教学设计要写详细,环节要清楚完备;注重在情境体验中,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材料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5、历史组
教研员刘文庆老师指出,几位青年教师成长较快,但是还是应该多向老教师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另外提出一些建议:篇章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的将每一子目与主题相融合;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前课所学内容,将前面所学重点知识复习巩固。
6、地理组
教研员郭日新老师对几位老师首先给予了肯定,同时从课堂教学的内容、实施、奖惩政策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内容方面要注意习题的选编,多尝试开放式教学,由学生发挥;实施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奖惩方面以内在奖励为主,外在奖励为辅,增强学生获得感;同时指出初一作为学生打基础的时期要特别注意将定义讲透。
7、生物组
教研员曲晓杰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两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基于学情,对教材的内容创新重构,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曲老师也给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如备课一定要以课标为抓手,明确教学目标,让教学“剑有所指”,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此次教研室指导活动,让老师们明确了今后的教学方向,我们坚信,在各科教研员的专业指导下,定会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