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莱山实验中学(观海校区)2023-2024学年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3-11-28     

字号:

教研指导促前行,润物细雨皆无声

——区教研员莅临观海校区指导教学工作

秋风飒飒意正浓,教学教研正当时,为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改革,践行新课程理念,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转型,促进教师新课改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深度融合,近日,区教研室到观海校区进行了推门听课活动,指导课堂教学工作。

历史组

课堂展示

丛岩老师从百家争鸣的背景、不同学派的思想主张以及百家争鸣的影响入手,授课过程中注重落实历史核心素养。闫其蕊老师授课风格亲切自然,整堂课非常充实,稳扎稳打,有条不紊。郝崇晗老师讲授《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感情饱满,整体内容详实,史料丰富,重点突出,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张小云老师的《阿拉伯帝国》一课,利用了地图、时间轴、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授课,课堂连贯性很高,在授课过程中将世界史与中国历史相结合。郝吉梅老师围绕世界古代史进行复习,以学生为活动主体,整节课形式新颖,课堂氛围融洽。

课后研讨

教研室刘文庆老师对观海校区五位历史老师的授课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也针对各位老师的授课内容给予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刘老师肯定了观海校区历史教学的优良传统与深厚底蕴,希望观海校区能够继续发挥带头作用的同时,将优秀经验传播到各学校,实现莱山区历史教学的共同进步。

化学组

课堂展示

林奕超老师和亓丽萍老师对《药品的取用》一课进行了同课异构,围绕如何取用化学药品展开,旨在让学生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李春老师以生活中具有碱性的物质导入,体现化学来源于生活的学科特点,也拉近了知识和生活的距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课堂实效性较好。抚柳老师注重知识的关联,实验设计效果明显,注重了教学评一体化。

课后研讨

教研员曲晓杰老师对几位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要注意提取大概念,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动手练习,多研读新课标和教材,更关注课堂的整合提升,注意从方法、思路上引领课堂。

语文组

课堂展示

张海龙老师本节课内容为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张老师年轻有活力,课堂掌控力强,注重课堂细节,善于培养学生的养成教育。王翠华老师的授课是一篇自读课文,从第三段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学,读中思。王伟老师讲授《乡愁》,主要是对学生如何描绘诗歌的画面进行方法指导,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学法指导。张宝珠老师授课的内容是《诗歌分类》,以读贯穿整堂课,每一次学生朗读的要求都不一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在无形中教会了学生诗歌鉴赏的方法。王仁和老师在课文《散步》教学中穿插写作讲解,以课文为经典范本帮助学生学习借鉴写作技巧。姜玉莉紧扣教学目标,多角度设计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有效提升学生文学素养。陈晶晶老师讲授的是文言文《与朱元思书》第二课时,在授课之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初步疏通全文,感知文章大意,提出疑难问题,上课师生合作解决后,红笔修改。车红霞老师授课《回忆我的母亲》,车老师精心备课,问题设计有梯度,提问问题面向全体,参与度高。王俊梅老师的授课是一篇说理性的演讲词,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的一篇重要的议论文,导入新颖有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后研讨

教研室孔少利老师对几位老师的课给予高度的评价:本学期每个老师精神面貌都比上学期有很大进步,备课认真全面。学生精神饱满,上课回答题积极主动。本次听课中,每个老师都有很大的收获,我们相信在孔少利老师的建议下,我校语文教学会更上一层楼。

且教且思,未来可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次教研室指导活动,让老师们对未来的教学有了新的目标,新的方向。我们坚信,在教研员们的精心指导与专业而智慧的引领下,定会促成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磨砺出最美的课堂,最终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