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环境育人,营造温润有情的海润校园
学校结合独特的地理优势,打造“海润”主题文化,以时间为海,悦纳每一朵精彩的浪花。安全重于泰山,打造“海润”校园,先筑牢安全防线。
一是排查整治隐患 落实监管责任 筑牢安全防线。首先,提高站位,加强管理,坚决筑牢校园安全屏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制,明确各自职责,层层传导压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其次明确任务,消除隐患,扎实落实校园安全责任。通过分管人员经常巡查发现隐患和普通人员随时上报隐患等方式,共排查疏理整改安全隐患30多次。2022年11月,我校作为五处学校之一,代表莱州市参加了首次引进第三方机构江泰公司风险管理研究所参与的实地入校园的安全风险评估,12月,学校被评为莱州市平安校园。创新模式,优化举措,切实织密校园安全网络。严格落实山东省安全教育“1530”模式,充分利用烟台安全教育平台上资源和QQ群的传输效率,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安全专题教育,特别是防溺水的安全宣传,多形式,多轮次进行。开展了“法制进校园”活动,深受师生欢迎。学校组织教师利用烟台大学继续教育平台学习应急管理知识,组织教师在融媒上学习安全知识并参与竞赛答题,组织教师观看《红线》、《生命重于泰山》安全警示片,有效提升了教师的安全素养。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新增视频监控4个,维修8个,硬盘扩容5处,初步构筑起安全防护网络。
二是树立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后勤保障。安全筑牢了“海润”校园的防线,提高服务则丰富了“海润”校园的内涵。加强日常设施维护,保持校园环境优美。除做好日常维护等工作外,今年雨水多,暑假中校园草坪打了四次,开学前,把校门前和校园内的冬青球全部修剪完毕,叶子及时用电动车拉出去,使校园保持整洁美观。教学楼前旗杆南的花坛的浇水、划锄、修剪、门锁维护,洗手间疏通等问题,后勤保障中心都能及时到场。及时印制试卷,保障学生检测;加强饮食安全,提供优质饭菜,尽可能提供高质量服务。
(二)关注教师发展,塑造温润有识的润雅教师
坚持以人为本,抓师德师风师能建设,把“厚植文化,提升质量”作为重点,提升教学质量,用“润”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党的建设。党建与师德建设等工作有机融合,擦亮“红心向党修正行,立德树人润心灵”党建品牌。开展“修德正行铸师魂 家校共育润童心”系列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生活,提升了活力。在党建工作中,袁凌燕、盛水霞、杨晶晶、臧艳丽作为青年党员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党员活动中,并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本学年被莱州市教育和体育局评为莱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是扎实推进常规管理。层层落实,抓实业务管理,强化业务中心的“一体化”管理,提质增效。群策群力,抓实常规细节。修订常规细则;探索等级评价;深化常规管理。通过“教研组长—学科分管领导—教学副校长—校长”多方联动,建立网状管理体系,采用不定时、定期与集中多种方式,督查“常规一体化”是否得到了真正落实
三是扎实推进和润课堂建设。
一是借助评价,深化和润课堂研究。重点改革了评价标准,并将评价成绩与教师考核挂钩:一是观课占80%,课堂上要主要看学生的变化,具体观课标准为“三看”:一看自主的程度;二看合作的效度;三看探究的深度。二是教后反思占20%,实境授课后要立即进行教学反思,主要反思目标没有达成的原因。在评价教师的同时,我们抓好评委的评课能力,以促进教研实效,让主题性的互听互学更具“目标性”。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的课堂水平和评课能力均有所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方式及学科素养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发展,夯实了“教—学—评”一致。
二是依托五课,践行常规一体化。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依托五课,即“校长—分管教学副校长—学科分管领导”三级走课、教研组同上一节课、英语学科的跟踪监测课、视导评估“过关式”磨课、人人参与的比武课等多种不同的听课形式督促教师的教学常规和学生的学习常规,让“常规一体化”扎实落地。
今春的视导评估各学科课堂教学均受到评委认可,原志花老师的识写课、杨彩云的整本书导读课;王艳老师的数学课;鲍凤老师的劳动课均得到推介。今年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9名教师参赛,50周岁以上2人,年龄最大的锦梅老师52岁,40周岁以下2人,年龄最小的34岁,平均近45周岁。最终有6名进入市级决赛,并获得市优质课。另外,宋少华老师烟台数学优质课二等奖,李旭凤老师获烟台实验优质课,3名老师获莱州市优质课,4名教师获莱州市公开课。
四是扎实推进读书活动。开展系列化主题式读书活动,《校长赠书,悦读越美》的活动;《阅读相伴,润美人生》的读书号召;我校家庭教育讲师高朝凤老师关于《孩子屡教不改怎么办?》的家庭教育讲座,将校长赠书活动深入进行下去
(三)践行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润雅学生
1.抓习性强礼仪,培养守纪有责的润雅学生
(1)抓学习习性养成。学期初教学管理中心制定《“习性关照月”活动方案》,将开学初第一个月定为“习性关照月”,对活动的方式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并对学生的课堂常规和教师的激励语提供了详实的参考。学校下发安排后,各教研组结合本年级本学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共同商讨研究制定了适合本年级本学科的习性细则,各班级开始进行为期两个周左右的训练与强化,月底各教研组深入到各班级进行了习性展示与交流,最后进行了点评与总结,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并对学生习性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在后面的月份中,要求老师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学生习性进行巩固与强化,以训练“学科化课堂表达”为重点,使教师和学生达成“和润相融”的课堂默契。教学管理中心通过领导走课、教研活动、教学比武等方式来检验学生习性训练的成果与成效,在听课时,学科分管领导同时检验学生习性训练的效果,并提出整改要求,指导老师们用良好的习性来实现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数学学科还专门进行了数学思维训练成果展评。今春的视导,课桌舞热身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性得到评委的好评。
(2)抓行为习性养成。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和主题班队会活动;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 “文明在我身边,礼仪伴我言行”文明礼仪教育宣传活动。开展“学雷锋精神,做‘五好’队员”引导队员做乐于助人、文明就餐、文明行走、文明着装和语言文明的“五好”队员。通过升旗仪式为莱州市文明礼仪好少年颁奖、开展莱州市“新时代文明礼仪好少年”事迹宣讲等,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学生。围绕八项礼仪,将文明礼仪教育展示优秀成果拍摄成微视频并在“基教新视界”刊发。5月下旬,在全校开展了“贤行润身”文明礼仪教育成果展示活动,优胜班级在全校六一庆祝大会上进行了展示。系列活动在队员们心里从小种下争做美德小达人的种子。
加强文明行为教育。以学校常规工作为抓手,以文明行为为契机,加强对全校学生的文明行为教育。一学期来,我们对班级卫生、纪律、课间操、就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控制了不讲卫生,乱抛乱扔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与此同时,加强红领巾监督岗的检查力度,认真抓好日常常规工作的检查、督促工作,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2.抓课程树品牌,培养善思爱学的润雅学生
持续打造德“润”乡心课程品牌,实现课程育人,围绕“润身、润智、润体、润美、润慧、润行”等方面,重点抓好3个课程,培养善思爱学的润雅学生。
一是研学润身课程。组织开展“研学润乡心,童眼看未来”第五届远足活动。根据“一年一处一主题,爱国爱乡立壮志”的总体目标,5月中旬,全校五个年级分别完成了5条不同线路的远足综合实践活动,“小脚丫丈量金城,大课堂筑梦成长”已在每一位队员的心田中生根发芽,广受家长、社会等关注,真正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
二是劳动润美课程。一是结合课标学习明确劳动教育方向,着力构建 “4+X”劳动教育课程群;二是开展劳动项目展示,展现劳动学科特色。如:“劳动创美、‘泥’彩飞扬”活动,学生创作了形形色色的彩泥作品装点教室,美化校园。三月份开展了“童心巧手剥鸡蛋(系鞋带),指尖生花展风采”技能比赛。五一劳动周,开展了“爱劳动、趣种植”活动:指导学生利用废旧物,如饮料瓶、洗衣液桶、大海螺、旧鞋子等制作环保花盆,然后通过亲手铲土、栽种、浇水等栽种创意十足的环保盆栽。重实效、抓质量, 以真正实现“学生核心劳动素养”的提升。三是开展劳动成果展示。三月份我们开展了寒假劳动成果 “德润乡心劳动润美—传统工艺我传承”展评、庆六一开展的“劳砺心智•动润心灵•首届劳动实践节”两次活动均在学生和家长中取得了非常好的反响,并且均在“烟台劳动实践教育公众号”上发表推广。鲍凤执教的《创意彩泥》在今年“常规一体化”优质课评选中获劳动优质课。
三是读书润智课程。利用国旗下讲话,将“我是善读者”经典推介活动做实;上好合读课,做好读书指导和分享;开展好每月一期的学生“一起读书吧”活动,让校级读书活动突出实效、体现价值,以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彰显读书的魅力。同时利用“四月读书月”,开展了“亲子共读 陪伴成长”、“师生同读 书香四溢”“阅读测评 促进成长”、“读书漂流 传递书香”四项活动,将读书课程推向深入。
学校获市首届共同体小学生辩论赛二等奖;学校家委会组织的研学实践活动在烟台家庭教育工作简报发表。少先队大队获莱州市集体二星章,翟一萱等五名队员获个人二星章;滕佳峪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孔祥凤获莱州市优秀儿童;张艺霏等4名队员获莱州市新时代文明礼仪好少年;叶文远等6名队员在“传承优良家风 争做时代新人”征文、讲故事比赛中获奖;栾林潞等3名队员在“生态莱州 环保有我”环保征文中获奖。张皓清等4名同学在市毒品预防教育主题征文中获奖;2名教师获毒品预防教育主题征文优秀辅导教师。王雨涵等4名队员在青少年控烟绘画征集活动中获奖;杨晓玲老师指导鲍可馨、吕依娜、梁潇丹在市近视综合防控知识竞赛中荣获集体三等奖。
学校被评为美育工作先进单位,袁玲燕、所文静、林霜三位年轻教师成长迅速,获评莱州艺术月活动优秀辅导教师,节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刘玉光老师辅导的学生在机器人比赛中获第一名。
运动会成绩也较以前有所进步,刘建华、施伟伟负责的女子足球队获市第二名的好成绩,施伟伟、刘建华分别获得优秀辅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