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区市应急局,市应急局黄渤海新区分局、高新区分局:
现将近期国内外发生的多起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印发给你们,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请一并贯彻落实。
一、深入开展安全警示教育。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针对近期事故案例,组织开展一次全员安全警示教育,并组织学习威斯康星州赫斯基能源集团炼油厂火灾爆炸事故调查视频(通过官方微信群转发),牢固树立“隐患即事故”的理念,强化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坚决遏制各类事故发生。
二、组织开展有针对性排查。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针对近期事故发生的区域、装置、环节以及暴露出的问题,举一反三进行排查,彻底消除各类隐患。按照《关于加强化工企业泄漏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4〕94号),深入开展泄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规范工艺操作行为,严格设备设施管理,完善自动化控制系统,落实变更过程的各项安全措施,切实提高企业的泄漏管理水平。
三、强化关键环节风险管控。涉及液化烃等易挥发物质泄漏、需要装置停车处理的,要督促企业毫不犹豫实施装置停车,坚决杜绝带压堵漏引发火灾爆炸事故。涉及液氯生产、储存和使用的,要督促企业按照《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液氯使用安全技术要求》(AQ3014)、《山东省液氯储存装置及其配套设施安全改造和液氯泄漏应急处置指南(试行)》等规定要求,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消除三氯化氮积聚隐患,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四、强化环保设备设施风险管控。涉及环保设备设施改造的,要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保设备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选用污染防治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实施环保改造时要认真开展风险评估、做好变更安全管理;对已完成的环保改造项目,要认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受委托开展环保设备设施建设、运营和检维修第三方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不得“一包了之”。
五、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加强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强化对班组人员的应急培训,经常性开展应急演练。班组人员要掌握正确、快速的应急处置方法,防止出现面对突发情况时错误操作等情况,造成事故扩大或引发次生事故。
六、严格个体防护设备的配备和使用。要督促辖区内所有的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按照《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GB39800)等标准,为作业人员购置、配备、发放具有相应防护功能的个体防护装备,并做好使用培训。进入生产、施工现场的人员要按操作规程和管理要求携带、佩戴满足作业要求的个体防护装备。
附件:近期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
烟台市应急管理局
2023年1月17日
附件
近期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
1.美国威斯康星州赫斯基能源集团炼油厂火灾爆炸事故。2022年12月23日,美国化学品安全与危害调查委员会正式公布了美国威斯康星州赫斯基能源集团炼油厂2018年4月26日火灾爆炸事故的调查报告,该起事故造成36人受伤。事故原因是,该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反应器与再生器之间的滑阀被腐蚀,在装置停机检维修期间,再生器内的空气进入反应器及其下游设备,形成易燃易爆混合气体,遇点火源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金属碎片击穿附近沥青储罐,导致热沥青泄漏起火。
2.某化工企业乙苯-苯乙烯生产装置火灾事故。2022年12月24日,某化工企业乙苯-苯乙烯生产装置发生火灾,初步了解:机泵机械密封泄漏,泵棚着火,火苗上窜引发装置立体火灾。
3.某化工企业盐酸储罐火灾事故。2023年1月3日,某化工企业盐酸储罐(存储物料为含有氯丁烷和仲丁醇的母液盐酸)发生火灾,着火原因是,企业为了减少罐区无组织排放、满足环保要求,在安装储罐尾气集中收集管道过程中,收集管道内的尾气遇点火源燃烧并引燃了盐酸储罐内物料。
4.某化工企业混酸泄露事故。2023年1月4日,某化工企业发生混酸(硫酸和硝酸混合物)泄漏事故,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企业违规将硫酸储罐用于储存混酸,物料在存放过程中逐渐与罐体反应并生热膨胀,导致反应物及混酸从储罐上部进料口溢出。
5.某氯碱企业氯化氢合成装置氯气管道泄漏中毒事故。2023年1月7日,某氯碱企业氯化氢合成装置发生氯气管道泄漏中毒事故,事故原因是,三氯化氮富集引起氯气管道阀门爆裂,氯气泄漏造成人员中毒。
6.某化工企业解草啶生产装置火灾事故。2023年1月11日,某化工企业解草啶生产装置发生火灾,着火原因是,嘧啶醇离心分离单元原为敞开式框架结构,企业根据环保异味治理要求封闭,离心母液中甲醇气体挥发积聚,遇点火源燃烧。
7.辽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火灾爆炸事故。2023年1月15日,辽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烷基化装置在维修过程中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初步核实已造成2人死亡、12人失联、4人重伤、30人轻伤,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