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日期:2022-09-08     

字号: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金城镇中心小学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活动主题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

二、活动目的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组织机构

组长:杜晓丽

副组长:原春艳

成员:杨竹艳、王秀玲、史好丽、李英及各班主任

四、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六、具体实施:

家园生活课程

为使这项劳动教育有效落地,学校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一份 “家务劳动清单”,家长根据《家庭劳动教育指南》和孩子一起商定本学年家务劳动具体内容,并协助监督孩子完成劳动任务。

一是学会家务技能。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实行家务劳动打卡制.

二是开展实践活动。劳动节前夕,学校制定“劳动周”活动方案和“劳动技能大赛”评选方案。各班级根据活动方案,展开班级动员大会,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劳动技能,劳动周结束后,回校组织班级、学校的《劳动技能大赛》,评选出“家务劳动小能手”和“美食小达人”。

三是假期实践活动.每学期末寒暑假,制定学校、级部假期实践活动方案,每级部一个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家务劳动开展假期劳动打卡活动。

校园责任课程

班务自理课程:主要是通过每周三下午的班务自理课,使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和能力。倡导班级中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根据自我需求,根据班级日常活动增设岗位,创新设立自己班级需要的部门。如课间纪律、课堂纪律、红领巾佩戴的检查;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好人好事的记录.

校园保洁课程:教室、公共地面、讲台、卫生角的保洁;黑板报的设计、室外清扫区、餐厅午饭分餐等每项具体工作都安排专人管理,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使学生们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体验自身的价值,成功的快乐。

田园体验课程

一米田园劳动课程:为丰富学生的学校生活,使孩子们亲近泥土、体验种植、探究科学、研究农事,培养孩子们的劳动素养,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我校为每个班级开辟了“一米田园”种植园,开展了“知农时、做农事、尝农鲜“农事劳动实践活动。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了从种子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也学会了一些植物的种植方法,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感受快乐,不仅收获了果实,更增长了知识,锻炼了劳动技能。

社团活动课程

社团活动课程:孩子们在机器人编程社团体验人工智能;在乐陶陶泥塑社团体验制作坛坛罐罐的乐趣;在多彩贝艺社团中体验组合拼装的快乐;在变废为宝社团中体验废旧物品再创造的神奇;在魅力衍纸社团中感受手工制作的坚守与专注。社团课程中手工+创意增添了孩子们的劳动趣味……

节日课程:在综合实践课程中,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南北方的不同习俗,亲自体验包粽子;冬至来临,孩子们走入后厨,化身为“小小厨艺师”,学习包饺子……基于节日和生活实际开发的劳动课程,能更好的享受和分享劳动果实,育人效果更具真实性。

社会公益课程

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创造性劳动,把劳动教育放到社会中去,帮助孩子们培养小公民素养。

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学校教师定期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敬老院、社区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利用九九重阳节、元旦、寒假时间帮助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同老人亲切交谈,在志愿服务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