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文昌小学劳动与劳动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为了进一步发挥劳动实践育人的作用,在上级部门的引领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继续以烟台市劳动实践处、莱州市教研室的文件方向为指导,以学生的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本校的办学目标、办学思想为背景,继续全面落实莱州市教学研究室关于劳动实践活动学科的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现有条件,以培养学生劳动实干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形成学校长久的有发展的办学特色,让学生逐渐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劳动目标:
1、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群。继续通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
2、利用社会资源场馆。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让学生具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劳动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劳动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入。以校内多彩劳动活动项目为基础,让学生学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
三、具体工作:
为了担当、弘扬和创新具有本土地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按照“有重点、入主流、上水平、出特色”的建设方针,科学规划和设计教学活动,以利有序推进学校劳动劳动活动文化,让我们能少走弯路,有更高品味,出更多结果。
具体实施步骤与措施:
1.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要引导学生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的发展。教师引导时,要体现本课程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主题的确定,探究方式的选择,成果的展示及评价,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决定,鼓励学生进入探究过程。
2.与学校工作保持一直。组织活动时,劳动主题尽可能与学校的活动安排相一致,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劳动实践活动可以渗透到板报、广播、值日劳动、传统节日等方面,让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能力在各项活动中得升华,让学校各项活动、目标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切实奏效。
3.拓展学生生活空间。劳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生活,参加劳动,拓宽学生的活动空间。对有限的课堂,尽可能地发挥其作用。在内容设计上侧重激发活动动机,辅导活动方法,引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和观察、发现、探究、实验、的研究方法,尽可能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为课外活动的开展、延伸奠定基础。 劳动实践活动要调动师生的协同合作,更要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对活动进行督促、指导、检测、形成多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4.利用本校、本地劳动资源优势,利用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的、合作的研究活动,从搜集信息,到处理信息,最后分析信息,解决问题,掌握了方法,增强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了知识,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上都得到了培养。
四、丰富劳动实践活动的方式:
劳动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劳动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五、成果展示阶段
学生将自己或与他人合作,经过实验、实践和亲身体验得到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和总结,并进行成果交流及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六、活动安排
各年级劳动实践每周主题内容
时间 | 内容 |
第一周 |
(生产劳动) 3.4年级:我是种植小能手 5年级: 我是养殖小能手 |
第二周 | |
第三周 | |
第四周 | |
第五周 |
(日常生活劳动) 3.4.5年级:“小鬼当家”学理财 |
第六周 | |
第七周 | |
第八周 | |
第九周 | (技术服务性劳动) 3年级:做毽子 4年级:我是小小按摩师 5年级:做个虎头帽 |
第十周 | |
第十一周 | |
第十二周 | |
第十三周 |
(公益服务性劳动) 3.4年级: 走进市民之家 5年级:走进西海地下医院 |
第十四周 | |
第十五周 | |
第十六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