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是指以在校学生为参与主体的体育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下面是我校结合学校特点制定本年度体育发展规划,以引领我校体育教学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以育人为宗旨,全面发展为目标,切实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1+1+N”体育工程。把握新课程的理念,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安排教学。致力教改,建设具有山区学校特色的教育模式。
二、工作目标任务
1、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常识,掌握简单的参加体育锻炼、娱乐的技能和方法,培养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并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结合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3、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
4、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分段教学等。
5、在课间多展开授课内容的评比、竞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在竞争的气氛中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在体育课、学校体育活动课和大课间中推进“1+1+N”教学,让学生在主项跳绳,副项足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种锻炼方式,整体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四年中,我们将根据学生的体质情况,阶梯推进学生素质提升工程,第一年,布局“1+1+N”体育工程,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特点来确定主项、副项和锻炼形式;第二年,强化“1+1+N”体育工程推进,逐渐引领工程健康发展,形成全校上下形成习惯和活动的模式;第三年,突出其中优势项目,力争能形成特色,带动全校体育教育事业更大发展;第四年,通过“1+1+N”体育工程稳步推进,培养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能带动全校体育事业取得优异成绩,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健康向上、爱国有礼的人才。
6、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利用四年时间完成学校体育骨干的培养工作,在学生中也开展青蓝工程,利用学生的传帮带作用,引领全校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7、加强教研活动,青年教师多开实践课,努力用新课改理论来指导实践,同组成员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人围绕“1+1+N”体育工程开1次校级公开课,开展2次校级公开课;第二年,要求体育教师积极学习提高,加强教研交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第三年,退出一批校级优质课,积极参加市级优质课评选,扬长避短,不断提升授课水平;第四年,全校体育教育工作者能保持高昂的工作态度,能形成合力推进“1+1+N”体育工程,努力奋斗在学校体育教育一线并取得好成绩。
8、加强听课评课活动,有教师开课时,其他无课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走进课堂,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认真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教研水平。
9、各位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总结工作,积极参与各类论文与教学案例的撰写与评比,每人每学期撰写1篇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并养成及时写教后感的习惯。
三、教科研安排
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一次科研活动,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和每周四上午第一节课,教研活动中要主要体现“1+1+N”体育工程。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市级课题的攻关工作,利用教学和活动来总结好“1+1+N”体育工程教育收获和感想。
四、具体工作方法实施
1、以学生自身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2、努力提高团队精神和道德修养意识,加强敬业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1)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构建师德师风的良好氛围。
(2)积累教学经验,通过学习,沟通,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3)以促进学校“1+1+N”体育工程,为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现、积累、收集体育教学经验,开发自己的知识材料。
3、严抓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1)加强备课管理,教育过程渗透“1+1+N”体育工程项目。
(2)认真、精密规划新学期体育教学任务。
(3)认真贯彻落实“1+1+N”体育教学,在工作当中逐步完善教学工作。
学校体育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的设计来督导我校体育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力争通过努力发展,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学校“1+1+N”体育工程教育取得丰硕成果,为培养优秀健康的人才奠定坚强的基础。
五、本学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柴棚中学2020-2021学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学校名称 | 优秀率 | 良好率 | 及格率 | 不及格率 |
柴棚中学 | 15% | 30% | 95%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