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金城镇中心小学2021—2022学年度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2-09-08     

字号:

新的学年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培养学生“身心健康、习惯良好、发展全面、学有特长”为目标,以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年二期行动”为总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突出教学中心,推进五育融合,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努力开创金小教学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落实教学常规一体化

1.创新学校业务管理

(1)厘清层级职责

校长为首席责任人,把握全局,调研、反馈、调整;业务校长整体部署教育教学工作,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分项抓落实。

(2)调整任课方式

针对校近几年英语教学成绩不高的现状,任课方式由同级部任课改为跨级部任课,三位英语老师都安排有五年级的课,以班级间的竞争,拉动教师备课、上课积极性。

(3)改变听课内容

听“推门课、预约课、接力课、比武课”,以检验教师常规一体化落实情况为主:一查教学目标确立是否准确;二查上课、随堂检测及三段式作业是否与备课一致;三查随堂达标率。

(4)构建“四测”体系

积极构建“学为中心”的魅力课堂,持续推进学科教育优质化建设,落实“常规一体化”管理,构建“课堂检测——单元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的“四测”学业质量检测体系。

课堂检测:依据我校“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思路,原则上每节课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测试,做到当堂达标,也就是要保证每节课的教学质量,做到堂堂清。

单元检测:每一单元结束后都要设置与单元相吻合的单元过关题进行单元检测,做到“四统一”,按进度统一检测时间;按课标统一测试内容;教研组内统一分析试卷、统一反馈总结。班级间横向对比找差距,单元知识点间纵向找不足,对薄弱班级或学生跟踪指导。

期中检测与期末检测:做到“五规范”:规范程序、规范纪律、规范监考、规范批阅,规范分析,获得学生学习质量的第一手资料,重点做好查漏补缺和跟踪补救工作。

2.“五课”深化效率课堂

围绕课堂教学研究重点开展常态化的“五课”活动,用丰富多样的形式来落实常态化课堂教学研究。推门课:“级部主任—教导主任—校长”三级走课,一节课到2—3个班级听推门课,重点查看备课与上课是否一致及师生常规落实情况。接力课: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主题性听评课活动,以“同课异构”、“接力上课”等形式开展研究活动。跟进课:对薄弱教师的课堂进行定期的诊断与跟进。视导课:分学科组形成磨课团队,对参加视导评估的课进行多轮打磨,侧重体现“常规一体化”思想。展示课:对视导评估中的好课进行全校性的展示,为全体教师树标立标。

为提高课堂实效,学校在课堂教学中要求老师们围绕学习目标,体现教学评一致。学为中心,围绕学生和学习,通过项目活动、评价实施,让教、学、评浑然一体。

3.“四步”提高教研实效

深化教学常规一体化研究实践,按照提升教研组有效性要求,实行跨学科跨年级的大主题教研,采取“个人研读——集体教研——课堂内化——反馈深化”四步教研法深入开展对单元集体课例的校本化实施,积极开展即时教研、日常教研和校本教研,在“教”中“研”,以“研”促“教”。

二、加强校际教研,增添新鲜活力,结对共进促质量提高

结对共进活动的开展激活了僵硬的教研状态,释放出更多新鲜理念,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我们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优势的教育资源,为教学的深入研究增添了新活力。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彩虹联盟中发挥主动作用,争取最大发展:

(1)内化经验,主动发展

在市局提供的结对共进这个优质平台上,我们学习到了一些优秀的经验和资源,今后我们将这些优秀经验继续进行内化与迁移,学着做,创新做,争取学校的主动发展。

(2)针对不足,主动联系

针对我校在教学管理、校园文化、课堂教学等中的一些短板,我们将主动联系牵头学校和先进学校,多在本校开展活动,在暴露问题的同时也能得到他们的指导与帮助。

(3)共同研究,主动进步

我校与牵头的莱州镇中心小学有着很多共同的发展点,如单元拓展阅读、益智课题等,莱小在这些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将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开展活动,共同研究,共同进步。

(4)网络教研,主动受益

借助莱小为我们建立的教研组QQ群,主动开展学科间的网络教研及交流活动,争取利用点滴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夯实学校育人软实力

根据市局提出的“夯实一项基础,抓好四个层面,守住一条底线”的工作思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1.一条底线——筑牢师德师风

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努力挖掘本校教师中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树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建设优良教风。

2.一项基础——掌握两笔两画(话)一技术

借助教学大比武活动夯实教师的基本素养,将“两笔两画(话)一技术”(钢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能力测试纳入其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师心、师才和师艺等教师素养能力。

3.五种方式——锻造不同教师群体

(1)“经纬式”培养青年教师:纵向经式培养保留“师徒结对共进”项目;横向纬式培养,成立青年教师联盟“向阳俱乐部”,开展赛课、读书、小课题研究等活动,形成竞争、合作氛围。

(2)“督查式”指导学科失衡青年教师:以预约课、推门课并检测当堂达标的形式对英语教师进行督查,并通过磨课、走课、常规课、赛课等形式持续跟进。

(3)“平台式”锻造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承担示范课、立标课等公开教学任务。当师傅,每人带一至两位徒弟,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4)“辐射式”打造班主任团队:深入研究制定《班级工作评价办法》并严格执行,通过举行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辐射带动其他班主任,借助参加各级各类班主任培训等,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5)“梯次式”培训教研组长:针对我校教研组长队伍参差不齐,教研活动不规范的现状,通过专家讲坛、案例分析、组间教研、校本研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借助制度引领和优秀教研组长和优秀教师的力量,从常规建设、发展建设和示范建设三个层面为教研组长的成长搭建内容体系,帮助教研组长提升评课、试卷设计把关与分析、整体把握本学科教学、确定教研主题、制订可操作教研或科研计划、灵活运用教研方法、教研示范与指导、团队建设等能力,具备成为一名优秀教研组长的基本素养。

四、聚焦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社会接班人

1.坚持立德树人,多方协同育人

以抓好习惯养成教育为目的,培养优良学风。坚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科教学、主题班会、社团活动为载体,通过雏鹰争章活动,加强学生的良好习性养成教育,培养宽厚包容、健康文雅、勤奋向上、自主合作的良好学风。

2.培养学科素养,提升综合素质

(1)借助读书活动,提升阅读素养

继续办好十月“母语月”和四月“读书月“活动,加强主题单元“四课型”教学,落实“一拓一”“一拓三”单元拓展阅读,将“一起读书吧”和“我是善读者”活动常态化,不断提高学生母语素养。让校级读书活动突出实效、体现价值,以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方式彰显读书的魅力,重点为:“一新一深”开展好“一起读书吧”,一新是形式求新,一深是内容求深,即人员选择要科学,组织形式要灵活,活动内容要丰富,亲子阅读要深入;其次是“五彩缤纷”开展好“我是善读者”,从一个人推荐到几个人合力推荐,从介绍图书的内容大概到演一演其中的精彩故事,评一评喜欢的人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组织活动。

(2)培养数学思维,形成计算技能

通过听推门课、大比武课、优质课等多种形式,将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剖析并解决,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坚持课堂上口算天天练,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通过教研组每两周一小测、学校不定时抽测等比赛方式,评选口算大王、计算小能手。

(3)抓实英语学科,培养听说能力

英语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其中的听、说领先。抓好学生的听、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重点通过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听说活动、课外材料补充听说能力、组织竞赛提高师生的听说意识三种途径来抓好学生的听说能力。

(4)开展多样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要开足开齐科学课,尤其是保证科学实验课的有效开展,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阵地。注重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创新活动,通过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等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和创新精神,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加强体育锻炼,练好身体素质

深入推进“1+1+N”体育教学工程,做好“三抓”,即一抓体育课堂常规,上好体育课;二抓学生常规,加强体育课学生习性养成培养;三抓大课间活动,学期内将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作为重点,合力编制校园篮球操,体现体育篮球特色。

4.加强美育教育,强化艺术素养

加强社团建设,寻求社团的新亮点和发展点,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全面开展线描、泥塑、剪纸、贝壳拼装、书法以及舞蹈、合唱、鼓乐、竖笛等社团活动。全面开展艺术活动,将每年的校园艺术节、合唱节、母语节、庆六一、新年联欢等活动作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平台,使每名学生掌握1—2项艺术技能,人人参与,以美育人。

5.加强劳动教育,掌握劳动技术

根据“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指导精神,因地制宜,工会、学生与教学中心三部门联合,构建以家务劳动、校内劳动、公益劳动为主要内容的“美好生活”课程体系,以此作为“333”生命成长课程体系的补充。实施中分年级确定劳动清单,通过争分评星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素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