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朱桥镇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教学计划

日期:2022-09-08     

字号:

朱桥镇中心小学2020——2021学年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莱州市教研室“规范提升年”和市局“教育质量提升二期行动”意见,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规范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主题,全面推进有效教学,以“常规一体化管理”提升实施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改进教研方式和教学业务管理,更新教学观念,强化有效教研意识,紧紧围绕教研室工作目标及工作主线,着力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强化教师培养,提高服务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立德树人”融入教学活动,优质落实

(二)反思教学常规管理,探索“常规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新措施

(三)“效率课堂”,优质深化推进研究

(四)提升教研组工作有效性,推进大单元框架下的教研一体化工作。

(五)“学业质量”优质监控措施

(六)“主题全景式作业”,优质管控

(七)推进备课管理的校本化研究

(八)新教师“未来之星”计划优质推进

(九)音体美、健康教育教学扎实推进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是从改进优化教学细节入手;二是实现项目整合升级。

第一, 立德树人融入教学活动优质落实项目。从教学设计入手,要在设计中渗透体现德育的教学行为,在课堂听评课活动中要把德育渗透作为一个观课点。分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培训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整体解读和架构的能力,从而能够设计出高质量的课。

第二, 业务中心优质建设项目。建立“校长—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四位一体的管理决策组织,班主任要进入到业务中心来,做好班级学生管理,协调好各个任课教师,做好家校链接工作,做好自己的协调和监管工作,保证实施推进质量。

第三, 效率课堂优质深化项目。继续从教学目标确立入手,结合学生的评价行为,对照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检测来改进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以教研为抓手,教研组内的听评课要走向常态化,每个周组内听评课要达到至少一节,通过听评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目的。教导处分管领导要在空课时间参与到教研组听评课活动中。

第四, 提升教研组工作有效性优质深化项目。按照教研组工作有效性的七个关键词(主题—策划—状态—引领—调控—交融—转化)的流程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教导处统一确立学科教研组活动时间。每周的周二下午第一和第二节课,确定为数学教研时间,周四下午的一、二节课确定为语文教研时间,周三下午第二和三节确定为英语教研时间,每个教研组每周确定一个教研主题,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分管学科领导组织,教研组长进行策划,以此保证教研活动有效性的常态化、协同化和实效化。

第五,备课管理的优质化推进。建立好集体备课制度,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建立好教师个人备课,要求在原有电子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备课修改完善,提醒学科核心素养,补充完善立德树人的相关内容,并把作业设置和当堂检测的相关内容也要完善到备课中。对不同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备课要求。建立好备课制度,并在期中和期末组织学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第六, 全景作业质量优质监控项目。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加强过程性质量监控。1.作业设置:学期初教导处学期提出作业具体要求,作业设置要有课前铺垫性作业、课中巩固作业、课后拓展作业,提出具体的作业评价标准,对照作业设置和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作业备批情况。2.评价:采取每月每班抽查5名同学作业的方式,监控教师对于全景作业的设置和完成情况。3.期末组织作业展评活动,并进行评价计入教师的年终考核。

第七,日常检测常态抓,抓常态。

检测分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堂堂有检测、单元有过关、有抽测。

(一)组织与管理。成立组织,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质量监控工作小组。2.每学期其中召开质量监控会议,发现薄弱课程、薄弱班级及薄弱教师,要采取跟进听课的方式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及时纠正,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二)认真进行当堂检测确保新学知识达标。1.当堂检测的内容要在备课中提前做好设计,确立检测内容,要求当堂任务当堂检测,当堂矫正;随堂多元检测要达标率符合达标要求,低年级达标率95%,中年级达标率90%,高年级达标率85%,对于没有达标的学生,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反馈矫正。

(三)统一组织单元过关并进行质量分析。教导处统筹安排单元过关,教研组认真规范批阅并进行数据统计和统一分析,对于出现的问题共同研究矫正方法,改进教学行为。

(四)期中根据单元过关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组织专项抽测,抽测后做好质量分析会,查找问题,有的放矢进行查漏补缺。

(五)规范组织莱州市抽测和期末检测,按照莱州市要求严格组织,保证检测的真实性。检测结束后,每个教师都要写出质量分析,查找问题和不足,以便改进。

四、强化过程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1.进一步增强制度意识。健全“一体化”备课管理制度、作业管控制度、日常检测、教研组教研制度等。

2.强化 “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强化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定期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尤其要抓好备课、上课及作业、学生学习习惯这几个环节,备课按照学校备课要求,定期进行抽查,并通过听评课对教师的备课进行检查和指导,督促教师真备课、备好课,一体化备课 。

3.加强主题全景式作业管控。教研组教研活动时,定期不定期把全景作业设计进行展示交流。加强“主题全景式作业”管控。通过建立作业管理办法,使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需要设计好课前铺垫性作业、课中巩固性作业、课后拓展性作业。提出作业的具体要求,要求作业与生活、实践、学习相关。

4.学业质量优质监控。把课堂达标、单元过关和单项抽测通过提出要求、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落实好。课堂达标也就是上完课后预留四五分钟,出几道题,随堂测试,现场测评,唤醒教师随堂达标意识,监控起点在课堂,研究课堂达标策略,一定要抓实单元过关,以教研组为单位认真组织教师完成单元学科质量分析,通过个人备写、集体研讨方式把握教学情,及时反馈调整,促使教师摸清学生的实际学习底子,对于不过关的学生要二次反馈,二次测试,让学生真正过关。期末检测严格组织,公正公开进行。

5.继续做好课程监控,规范调课申请和审批,并采用教导处巡查的方式来进行督促和监督,让教师按照课表和常规来进行上课。

6.开足开齐音体美和健康教育课时,督促音体美和健康教育教学按照莱州市教学常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保证每天2小时体育锻炼时间,通过活动来展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体能,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健康体质提高。

2020.9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