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市第二中学防踩踏安全管理制度
为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人身安全,防止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学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制定防踩踏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防踩踏应急演练,并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判防踩踏工作的潜在风险,落实防范措施,形成防踩踏工作的长效机制。
2.加强值班值守,实行学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制度。学校要在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时间段和地点,安排教职员工定人、定时、定点值守,错开时间,分年级、班级逐次下楼。指挥疏导学生有序通行,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学校要做好定期研判,对于容易出现踩踏的风险点,要重点防范,加派人员值守,并定期开展隐患排查整改活动,杜绝踩踏事故发生。
4.加强对教职员工值班工作的考核评价,注重工作实效,提高工作效率。
二、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1.完善设施设备。
(1)确保教学楼楼道照明设备工作正常,教学楼道和楼梯墙壁应安装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指示灯和应急疏散指示标识。
(2)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楼梯台阶上画中间标识线及行进方向指示标志,楼梯口转弯处张贴“礼让右行,注意安全”,“下楼慢行,请勿拥挤”等警示标语。
2.加强隐患排查。
(1)定期巡查学生行进路线地面是否破损,是否崎岖不平,及时清理学生行进路线和应急通道的杂物,避免堵塞、占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定期排查学生活动场所的照明设施是否正常工作,线路是否老化,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强化安全教育
1.定期开展防踩踏专题教育。学校要利用安全平台、班团队会、国旗下讲话、专题讲座、黑板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定期对学生进行防踩踏专题教育,提高学生防踩踏的安全防范意识。
2.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教育学生上下楼梯时要互让互助,不追逐、不打闹、不推搡、不搞恶作剧,养成文明有序上下楼,轻声慢步靠右行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生滑倒、拥挤现象,学生必须听从值班人员和老师的指挥有序通行。
3.定期开展防踩踏应急演练。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防踩踏应急演练,通过开展演练活动,教育学生掌握发生踩踏事故的紧急处置措施,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开展应急演练时,要按规定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相关防范措施,避免在演练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演练结束后,要认真总结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留有记录。
四、紧急情况处置
1.值班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及时制止。对学生在上、下楼梯时故意打闹、堵塞楼道通行的不良现象给予制止、批评教育。
2.值班教师发现学生上下楼梯时被推倒或滑倒,必须立即制止学生继续下楼,及时疏导学生。
3.遇到突然停电或照明设施损坏时,要立即原地停止一切活动,不得走动、喧哗、尖叫,值班教师立即到位组织、有序撤离。
4.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情况,主管领导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置。
五、严格责任追究
对防踩踏安全工作不重视、防踩踏安全制度不落实,造成踩踏事故,将视情节轻重,根据有关规定,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