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基本情况: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专职劳动教育教师5人,兼职劳动教育教师23人.
校内劳动教育基地三处。
1.课程开课情况。学校根据课程设置要求,每个年级每周一课时。学校以课堂(课外)教育为主,形式有:家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者服务、生产劳动。在低年级段独立完成买菜任务、学会正确扫地、叠被子等,高段完成做一顿饭的任务、洗碗、洗衣服等,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形成班级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
2.基地建立情况。校内开辟了种植园,欧月园,美食制作三个校内外劳动教育基地,总面积约600平方米的劳动面积。
3.经费投入情况。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5万元,用于劳动教育的基地建设及劳动工具采买方面。
4.学校实施方案。
六年级劳动课程
任务群1:整理与收纳
内容要求:通过对物品的整理与取舍,清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空间,如清理和合理处置使用过的教科书、簿本,以及不再穿的衣物、不再玩的玩具等。初步掌握对物品、居室进行整理、清洁的方法,较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家居空间,用劳动和智慧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任务群2:烹饪与营养
内容要求:用简单的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制作2~3道家常菜,如西红柿炒鸡蛋、煎鸡蛋、炖骨头汤等,参与从择菜、洗菜到烧菜、装盘的完整过程。能根据家人需求设计一顿午餐或晚餐的营养食谱,了解不同烹饪方法与食物营养的关系。
任务群3:农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种植与养护1~2种当地常见的蔬菜、盆栽花草、果树等,或根据区域相关规定,合法合规饲养1~2种常见家畜,如兔、羊等。体验简单的种植、饲养等生产劳动,初步学习种植、饲养的基本方法。
七年级劳动课程
任务群1: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内容要求:通过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家庭常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保养方法。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对家用电器进行简单的拆卸、清理、维修等,如空调滤网的清洗,饮水机的清洗、消毒,家用电器小故障的判断与维修等。
任务群2:传统工艺制作
内容要求:选择1-2项传统工艺制作项目,如陶艺、纸工、布艺、木雕、刺绣、篆刻、拓印、景泰蓝、漆艺、烙画等,了解其基本特点,熟悉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根据劳动需要,综合运用工艺知识进行设计,通过绘制规范的示意图表达设计方案,并合理选择相应的技能进行制作。
八年级劳动课程
任务群1:工业生产劳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工业生产项目,如木工、金工、电子、服装、造纸、纺织等,进行产品设计与加工,体验工业生产劳动过程。熟悉所选项目的工具特点、设备特点、加工材料要求。
根据产品使用要求选择材料并制订符合人机关系的创意设计方案,识读并绘制简单的产品技术图样,根据图样加工制作产品模型或原型,完成产品组装、测试、优化。理解工业生产劳动对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作用。
任务群2: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内容要求:利用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经验,选择1-2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校、社区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项目进行实践。例如: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学校或社区建立移动书亭、物品捐赠资源共享站,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服务更大范围的群体;参与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植物园、动物园、流浪动物救助站等公共空间与社会机构的服务性劳动,担任讲解员、特定活动志愿者等;参与社区环境治理,进行社区公园环境优化、公共健身设施维护等;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疫情防控宣讲等。
根据服务对象(包括个体和集体)的实际需要,确定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的形式、内容与过程,制订合理的服务性劳动方案并加以组织与实施。
九年级劳动课程
任务群1:现代服务业劳动
内容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自身兴趣与实际条件,选择1-2项现代服务业劳动项目进行参与、体验。例如:结合学校食堂的信息化管理需要,为学校食堂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现代信息服务;基于当地地理、文化、历史等情况,提供旅游景点设计等现代旅游服务;针对当地某一特色产品提供基于营销方案设计的现代销售服务。
根据所参与现代服务业劳动的特征与过程,开展符合相应要求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主动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设计合理的、具有一定创意的问题解决方案。
任务群2: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内容要求:选择1-2项新技术,如三维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液态金属打印技术等,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
熟悉某项新技术的基本工作过程、常用参数设置、材料的适用范围等。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某项新技术,制订合理的设计、加工方案或设计图样,完成应用某项新技术进行加工、组装、测试、优化的全过程。
记录某项新技术在改变传统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工件质量方面带来的主要变化。
感受新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体悟劳动人民创造新技术的智慧。
劳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突出的社会性和显著的实践性,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6.劳动周方案及佐证材料。
“诗画中秋,共享团圆”劳动周活动方案
初一级部:制作月饼,与家人一起赏月,吃团圆饭,通过实践体会中秋佳节的意义。
1-6班:将活动的照片,心得体会用A4纸制作成手抄报,每班上交高质量的手抄报不少于五篇。
7-8班:将活动的照片做成视频,每班上交高质量的作品不少于3份。
9-10班:利用橡皮泥等制作月饼,发挥自己的想象绘画出各种花纹,创意的月饼,每班上交高质量的作品不少于五份。
初二级部:
1-5班:搜索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故事等,制作成中秋节专题思维导图。每班上交高质量的手抄报不少于3篇。
6-9班:巧手绘中秋:以“我眼中的中秋节”为主题,上交绘画作品。每班上交高质量的作品不少于5份。
初三级部:诗意中秋:搜索有关中秋节的诗词,理解诗词的意境,进行创作。
1-5班:创作手抄报,每班上交高质量的手抄报不少于五篇。
6-7班:书签送情谊:将你喜欢的中秋诗句制作成一张精美的节日书签,每班上交高质量的作品不少于五份。
8-9班:中秋诗词经典诵读:制作成10分钟以内的视频,每班上交高质量的作品不少于3份。
7.劳动清单。
8.教学设计。
校园除草,绿植养护
【内容分析】本单元以“我的校园,我爱护”为主题,激发起孩子们的爱校意识。懂得美好和谐的校园美化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以校为家,争做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的小天使 。
【学情分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独生子女较多、年龄较小,在物质丰富、生活条件优越的今天,很多家长都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对孩子的溺爱,个别孩子不会做家务,且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及保养方法 (2)认识各种劳动工具(3)安全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亲自动手体会劳动的乐趣小组交流、模拟情景、体验感悟等方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与相互合作、沟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体验中培养孩子爱护公共设施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弘扬美好公德。
【教学重点】
从劳动入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安全教育贯穿活动始终。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 题: 认识校园植物的名称
二、教 法: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识的植物,不认识的植物,鼓励孩子查资料认识。
三、教学准备: 展示一些花卉植物的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分析:
1.三维目标及处理方法:认识及养护校园植物。
2.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
(1)先认识自己身边的花花草草及树木(2)了解花草及树木的习性和特点(3)讨论如何保养和护理。
3.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
校园花草的保养及护理。
五、学情分析:
初一的孩子正处在好动的年龄阶段,且兴趣点高。
六、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一些花卉植物的图片和视频。先让孩子们了解花卉树木的名称,比一比看谁知道得多?激发学生兴趣。
再考考学生的观察力,通过打扫卫生,了解学校都有什么花和树木?
这些花和树木都有什么习性和特点?学校的保养现状如何?有哪些欠缺?应该怎样更好地保养护理?我们能做什么?
通过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圆满完成本节课内容。
七、总结升华,课外延伸
孩子们,爱护一花一木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大家!希望学校的花草树木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让和谐、文明的花朵,绽放在我们身边,绽放在我们心里,开满校园!
五.课后反思:
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从内心意识到认识身边花草及树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点扩展到面,激起孩子们对植物的兴趣,去认识更广阔的大自然。
第二课时
一、课 题: 给操场除草,清洁卫生。
二、教 法: 强调安全及要求
三、教学准备: 扫帚、撮子、 垃圾袋、小铲子等劳动工具。
四、教学目标: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学习必要的劳动技能,并通过劳动,体验劳动之乐;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还要通过劳动,学会珍惜别人的劳动。
五、教学过程:
1.劳动要求:
(1)清理杂草
(2)打扫操场卫生
(3)认识并学会合理安全使用劳动工具
2 安全教育:
(1)每班分四个劳动小组,选出组长,分工合作
(2)一切行动听指挥,不能各行其事
(3)不能疯打闹
(4)各组长要认真负责,配合老师做好劳动期间的劳动管理;团结组织组员安全圆满完成任务。
(5)带进带出必须做到快静齐。
3 劳动过程:
(1)全班分成四组,组长领取任务,再分配给每个组员,按照老师划分的区域及要求劳动。
(2)劳动过程要遵守纪律,按要求安全规范操作,不能蛮干,学会使用巧劲,更好圆满完成任务。
(3)评出最佳劳动小组和最佳劳动小能手,跟班主任协商给与嘉奖和加分奖励。
课后反思:
学生劳动热情高涨,圆满完成布置的劳动任务,掌握了一些劳动技能。对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意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成长档案。
10.学校成果展获奖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