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教学设计 | ||||
活动主题 | 收纳小达人——校园收纳 | 课时 | 1课时 | |
活动背景 | 收纳与整理是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必备技能,《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整理与收纳的能力,懂得有依据地整理与取舍,建立及时整理、清洁,以及清除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意识。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小迷糊”,比如找不到自己的东西、个人物品摆放无序。初一年级学生正处于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期。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合理有序收纳与整理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基础。 | |||
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知道为什么要整理与收纳个人物品,理解收纳与整理对学习与生活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够制作收纳小工具,完成自我收纳习惯诊断并针对自己的问题,改善收纳方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收纳小工具对个人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整理与收纳。 情感目标:认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养成爱劳动、会劳动的好习惯。 | |||
活动方法 |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动手实践 | |||
活动过程 | 课堂导入 呈现一名学生频繁找不到东西喊妈妈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话题——收纳与整理 活动1:计时搜找 (1)学生从书包中找出历史课本、英语笔记本及最近做的一张地理检测卷,教师进行计时,记录最快学生与最慢学生的时间。 (2)时间计算,如果学生一天中每节课都会多用时间找东西,将会浪费多少时间?一星期会浪费多少?一个月会浪费多少?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字认识到合理收纳有利于节省时间。 (4)学会收纳还有哪些好处呢?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教师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够学会收纳,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更美好。 活动2:收纳分类 按照学生日常中的生活场景对收纳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校园收纳与日常收纳。 活动3:我有收纳小妙招 (1)教师首先让能够快速找到学习物品的同学分享自己的收纳小妙招。 (2)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收纳小妙招并记录在课堂学习任务单中。 (3)教师给学生呈现更多方便有效的收纳神器。 活动4:分享收纳智慧——空间的利用 (1)教师播放收纳师进行家居收纳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收纳不仅仅是把物品装好,还需要考虑空间的利用。 (2)学生小组讨论,收纳起来的物品怎样合理安放使用起来更方便。 (3)学生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活动5:自我收纳分析与方案制定 学生首先进行自我收纳习惯与效果诊断,根据自己的分析情况改善自己的收纳方案。 活动6:自我总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可以成为“收纳小达人”了吗?请对本节课的表现进行下自我评价吧! 1.我知道如何对课本、练习本、试卷等学习资料进行收纳整理。 A.☆☆☆☆☆ B.☆☆☆☆ C.☆☆☆ 2.我能按照收纳原则有序摆放自己的学习资料。 A.☆☆☆☆☆ B.☆☆☆☆ C.☆☆☆ 3.我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贡献自己的收纳小妙招。 A.☆☆☆☆☆ B.☆☆☆☆ C.☆☆☆ 4.我以后将会在学校和家庭中合理收纳整理个人物品,养成整洁有序的好习惯。 A.☆☆☆☆☆ B.☆☆☆☆ C.☆☆☆ 活动7:作业 学校举办“收纳大比拼,谁是小达人”活动,学生把自己的收纳成果拍照记录上传到企业微信竞赛系统中,赢取收纳小达人奖品! | 导入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场景出发,引起学生共鸣。
活动1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数字及图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合理收纳与整理的必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收纳与整理对学习与生活的意义。
活动2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晓收纳的东西有哪些。
活动3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学习收纳小技巧,尤其是收纳工具的使用。
活动4设计意图: 深化学生对收纳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到收纳与整理是一种统筹规划能力,需要长期练习。
活动5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归到自身,学以致用,完成自我收纳习惯升级。 | ||
板书设计 | 收纳与整理 时间:最快 动手能力 最慢 一天: 节约时间 规划能力 一星期: 整洁有序 一个月 毅力和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