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烟台开发区三中坚持将“一个中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两个重中之重(安全工作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个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科研工作、服务质量)、“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落实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营造和优化以人为本、文明和谐、特色发展的教育环境。
一、工作目标
1.全力建设规范化窗口学校。不断强化优势,全面提高,持续发展,规范和创新学校内部常规管理,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质效突出、特色鲜明的示范化、规范化的窗口学校,办成一所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学校。
2.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教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结构合理的名师队伍,发挥名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调动教师自我发展、创造佳绩的积极性。实施培青工程,给青年教师指路子、结对子、压担子、创牌子。
3.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满意度。以校本研修为抓手,聚焦课堂,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实践,提升课程实施水平与教师课程执行力;规范教学流程管理,强化分层管理和质量意识,提高教学成效;深化育人成果,加强家校沟通,提升教育教学满意度。
二、工作规划
(一)进一步打造学校特色发展品牌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校园文化的精品打造。立足于古现和八角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入挖掘古现磁山文化、八角海洋文化、王懿荣甲骨文文化、彭雪枫红色革命文化,结合地方特色,确立以“山骨海胸”为精髓的“山海文化”育人品牌;持续深入打造入选烟台市中学十佳德育品牌的“山海立人· 和融育德”德育品牌,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双核引领、同频共振。同时,不断强化优势,全面提高,持续发展,规范和创新学校内部常规管理,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质效突出、特色鲜明的示范化、规范化的窗口学校,办成一所促进师生和谐发展的学校。
(三)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引导师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突出学校工作特色,确立“党建领航照山海,和融育德立新人”党建品牌,保证各项活动与提高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度契合,抓牢抓实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制度,以党员带动群众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水平和竞争力;以“从严治党”推进“从严治教”,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提高全体教师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四)进一步推进师德建设与教育教学共同成长
坚持依法治校的原则,抓好干部队伍、班主任队伍、教科研队伍和青年教师队伍四支队伍建设。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教师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创造条件。做好名师培育工作,建设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结构合理的名师队伍,发挥名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名师讲堂”“名师示范课”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激发教师自我发展、创造佳绩的积极性。扎实做好“青蓝结对”工程,强化过程性跟踪指导,最大化最优化地挖掘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将“提升本领”“德能兼备”作为教师素养提升的关键,通过校长推门听课、公开课大比武、校际同课异构、青年教师汇报等活动,打造出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
(五)进一步进行德育品牌打造
以“山为骨,海为胸,和礼仪,融六艺”为核心理念,将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丰富我校德育品牌文化内涵,融入磁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八角湾海洋科技创新文化,构建系统化、全面化、特色化德育体系;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和班会、团会有机结合,为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学习压力缓解、人际关系处理等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落实“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全科育人德育新模式,做好德育课程四位一体理论培训,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利用多个节点,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开展文艺和竞赛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德育体系建设,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切实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六)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实施课题带动、课程统整、课堂重构的“三课联动”策略,加大开发创新力度,推进“融慧”课程体系再结硕果。落实“1+1+X”课时制度,开足开齐音体美课程、劳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利用好唯美沙画社团、尚美纸浆画工作坊、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等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依托“我在磁山学科学”专题活动,开展实验探究学习,以校内课题为载体,以论文和各级比赛为成果,形成我校科技创新特色课程;积极开展竞赛备战,推进创客教师团队能力提升,力争在实验教学、信息化教学大比武、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大赛、机器人大赛等竞赛活动中再创佳绩。同时,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合理安排、科学规划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和形式,拓展个性化服务渠道,全面提升服务和托管质量,进一步提升课程育人水平。
(七)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
把校园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把各项防范应对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切实保障校园安全。组织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时修订完善校园安全风险“三个清单”,把监管责任和整改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每名人员,牢固扣紧责任链条,保障学校安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重点针对校舍、食堂、安保、消防、危化品等重点领域以及宿舍、围墙、体育器材、教学仪器、电器设备等关键设施进行逐一排查,切实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要落实整改责任,限期整改、逐项销号,确保整改到位,做到风险不漏、责任不空,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扎实开展1530 教育提醒工作(每天放学前 1 分钟、每周放学前 5 分钟、每个节假日放假前 30 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切实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八)进一步做好绿色学校创建
积极倡导环境教育,多渠道挖掘教育资源,把环境建设、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纳入同步发展的轨道,创造性地开辟一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绿色教育新路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主题教育网络,培养一支合格的具有一定环保意识、环保知识的教师队伍,全面动员,充分参与活动,力求活动具体化,务实化。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网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环保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使环保教育融于各学科教育之中。以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发展,使之主动并带动身边的人投身于“绿色学校”活动中,全力争创省级绿色学校。
(九)推进分层管理和级部自治模式
以校园制度化建设为引领,以分层管理和级部自治为推进措施,形成校长统筹化管理,中层干部措施化管理,教职工和学生行为化的管理的精细管理模式。深入推进以“级部分层自治”和“学生督导员制度”为主要形式的级部和学生自治管理,给予级部和学生更大的自主管理权,形成立足实际、符合学情,上下联通的序列化管理模式,推动学校制度建设、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高效开展和深入落实。
(十)构建公平民主的教师评价体系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科学研讨决策,进一步加大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力度,进一步细化、优化教师考核评价的覆盖面,科学建立更加完善的教师评价细则,对教师的德、勤、绩、能等进行全面的考核评估,并以此作为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先选优、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激发教师争先创优的积极性,让每一位教师在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下实现自我成长。同时,强化教职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意识,保障全校教职工大会、教代会对学校的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否决权和知情权,充分发挥民主决策的优势。围绕学校的改革决策抓公开,让校务公开和民主决策融为一体,围绕教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抓公开,在绩效分配、工资奖金、评先树优、干部的竞争上岗等都做好信息公开公示,主动接受师生的监督,同时创立“校长信箱”,畅通意见建议渠道,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建议,为做好各项工作的改革打好深厚的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