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东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日期:2022-09-21     

字号:

一、总则

(一)目的:为了科学、规范、有效的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秩序。

(二)工作原则:疫情防控应急处理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依靠科学、依法管理的原则。

(三)编制依据:本预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为依据编制。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疫情防控的应急处理工作。

(六)应急组织及职责:医院设疫情疫情防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为:

组  长:李焱

副组长:石富乐

组  员:赵玉香、张莉、殷国斌、王成娟、马静、刘娜、刘玉莲、迟乃卿

1、疫情防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与上级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关系,确保在上级行政部门领导下,统一领导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统一调配全院人员、物资、技术,使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任组员。

(1)医务科负责安排院内外病人的预检分诊、诊断、隔离观察、转诊及医务人员的调配工作。

(2)护理部负责护理人员的调配及病区医疗物品准备工作。

(3)后勤科负责组织院内各种后勤物资的供应,保证物资处于备用状态,院内安全及医疗秩序的维护。

(4)财务科负责相关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供应及后勤设备(施)的维护。

(5)药剂科负责各类药品、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发放,保障供应。

(7)公共卫生科负责疫情的报告及监测,并开展相对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统筹安排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密切接触者标本的采集,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实验室检测及包装运输送样工作。。

二、报告与响应

(一)监测:

1、对14天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诊断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8小时内核酸检测异常者实行重点管理。

2、加强预检分诊、发热哨点诊室和重点科室相关工作,当出现不明原因的疑似症状时应立即进行登记上报,按照相关要求转诊,并在2小时内进行电话回访。

3、严格按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开展工作,以利于尽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二)报告:

1、责任报告人:发现疫情的预检分诊工作人员、首诊医师和发热哨点诊室工作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报告程序:责任报告人发现新冠疑似患者,第一时间报告公共卫生科(工作日)或医院总值班(非工作日),公共卫生科或总值班立即报告院领导和卫健局。

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做到一旦发现疫情立即依法依规、科学精准处置,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对诊断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做到“逢阳必报、逢阳即报、即报即查”,在 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不得擅自增加会诊、复核等程序。

(三)工作程序:

1、公共卫生科或总值班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疫情防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汇报,并按照要求立即报告卫健局及辖区政府相关部门。

2、发热哨点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岗位相关制度,做好个人防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采样、消毒隔离、疾病诊断和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转诊、转运工作。

(四)个人防护:疫情应急处理工作人员在开展救治和转运工作时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注意个人防护,发热哨点诊室应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

三、保障:

(一)物资保障:药剂科、总务科及医学装备科要根据要求做好疫情应急处理的药品及物资储备。应急储备物资应妥善保管,及时补充更新。

(二)技术保障:

1、培训:

(1)医务人员必须通过定期的学习提高应对疫情常态化防控事件的处置能力。

(2)临床检验科室枳极升展相关实验检查项目,提高检测水平,为更快识别与控制疫情提供实验室保障。各科室应收集整理,分析各种资料,为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3)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医务人员定期开展疫情应急处理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推广最新知识和先进技术。

2、演练:

医院定期组织疫情防控应急演练。

四、结束后处理

(一)评估

疫情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在处理完毕后,要对处理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通过科学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二)奖励与处罚

对疫情应急处理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科室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科室及相关责任人员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予以追究相应责任,按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