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日期:2022-09-21     

字号:

一  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重大传染病疫情危害,指导和规范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原则

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按照快速、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严密控制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救治病人,最大限度减少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对公众的健康危害和影响。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山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烟台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辖区范围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

二 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应急办,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事宜。

(一)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崔锡坤(13863817872)

副组长:杜栋鑫(18561035656) 杜朝霞(13723960960) 

尹伟强(18953511089)

成  员:陶启波(13589857836)  杜子杰(15053548656)

韩松梅(13854568908)  杨新竹(13081603580)

孙晓雯(15106502599)  刘亚琴(13792583513)

曲东合(13953524648)  尼明锟(15154553869)

李伟峰(13361398300)  杜同煜(13723952597)

主要职责:

1 负责辖区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实施医疗救治,消毒隔离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做好疫情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2 负责起草预案和实施方案及有关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培训演练、社会动员等相关工作,建立相关人员、物资、技术等保障机制。

3 指导、督查相关科室应急处理准备和应急措施的落实,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二)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小组

组  长:杜栋鑫

副组长:刘亚琴、杨新竹、尼明锟、孙晓雯

成  员:卞崇霖、龚伟锋、谭国英、杜宝玲、邱永芹、刘会庆、

刘文涛、于振珍、任丰梅

职  责:协助和参与医疗救治、隔离、消杀、流调等工作。

三 预防、监测、报告与预警

(一) 预防

各相关科室和各卫生室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管理的方针,本辖区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对本辖区传染病依法进行管理,做好疾病控制日常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防止、减少各种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二)监测

我院负责本辖区的传染病监测、协助市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运送工作,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监测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镇卫生站监测点的作用,将日常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广泛收集预测、预警信息。医务人员按照传染病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管理规范》的要求报告信息。

(三) 报告

各科室及卫生室报告疫情信息时应及时、客观、真实,不得缓报、谎报、瞒报、漏报。

1 责任报告人

医务人员为责任报告人。

2 报告程序和时限

任何科室和卫生室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疑似传染病疫情,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立即上报科主任和疾控科(内线电话:88077,于振珍:18353540223),疾控科接到疫情报告后,要立即调查核实后向领导小组报告:若属重大、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的,领导小组组长立即(1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健局和当地政府报告,并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派出应急处置小组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处理工作。

3 报告的内容

主要包括事件名称、发生时间、地点、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特征、事件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事件发展趋势、下一步工作安排。

(四)预警

根据疫情发生的危害程度和疫情进程状况等基本特点,原则上将突发传染病疫情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可根据疫情进展及实际工作需要,对此分级适时进行调整。

1 Ⅳ级(蓝色)预警

局部出现乙类传染病(除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或非典可疑病例,)发病人数明显增加,范围局限在一个镇(街)内,且未出现向外扩散。

2 Ⅲ级(黄色)预警

主要包括:

(1) 发现鼠疫、霍乱、肺炭疽、脊髓灰质炎或非典可疑病例,局限在1个镇(街)的较小区域,无向外传播迹象;

(2) 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在局部地区暴发、流行;

(3) 在短期内某一局部区域发生原因不明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特征的死亡病例。

3 Ⅱ级(橙色)预警

主要包括:

(1) 鼠疫、霍乱、肺炭疽在1个以上镇(街)发生和流行;

(2) 发现个别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

(3) 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在1个以上镇(街)暴发、流行,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4) 在短期内某个区域集中发生原因不明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特征的患者,出现死亡病例,扩散速度较快,或者涉及的范围较大,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引起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

4 Ⅰ级(红色)预警

主要包括:

(1) 鼠疫、霍乱和肺炭疽,在1个以上镇(街)发生和流行,并且已经向其他地区扩散,有沿主要交通干线传播的趋势;

(2) 发现多例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非典临床诊断病例或疑似病例;

(3) 有禽类禽流感发生,并出现人间禽流感疫情包括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4) 其他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并且有向其他临近县市扩散的迹象,严重影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

(5) 短期内多处集中发生原因不明的具有相同或相似临床特征的患者,出现多例死亡病例,扩散速度较快,并波及到其它市地,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引起社会恐慌。

四 应急处置

(一)启动预案

当疫情达到Ⅳ级及以上预警时,重大传染病疫情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预案,同时向市疾控中心和卫健局报告,并按程序向沙河镇人民政府报告。

(二)应急处置措施

1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及时控制疫情扩散。

(1)对较为明确的暴发原因,立即采取针对性的强制措施。对病人可能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指导。保护易感人群,防止续发病例。

(2)组织应急工作组人员配合市疾控中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检测,核实诊断。分析疫情,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加强对密切按触者隔离观察与应急接种和预防服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疫源地消毒和个人防护,预防交叉感染。

2 组织医疗救治,减少疫情损失。

应急工作组人员做好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隔离与治疗,做好病人抢救和转运工作。

3 加强监督执法,确保措施落实。

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加大对疫报告、传染病管理、密切接触者隔离、疫源地和医院消毒,以及学校卫生、公共场所、饮食卫生的监督力度。

4 做好卫生宣传,消除公众恐慌心理。

宣传卫生防病和应急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消除公众恐慌心理。

5 规范情况报告,保证信息通畅。

全面收集应急处置工作信息,及时报告疫情处置情况,确保信息报告及时、准确、真实。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发布疫情信息。

五 预案终止

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或末例传染病病例发生后经过最长潜伏期无新的病例出现,上级指挥部发出应急结束指令后结束应急状态。

六 应急处置后举措

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结束后,领导小组对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患者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应急处置过程和效果、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改进建议等进行评估,并上报卫健局。

七 应急保障

(一) 按照要求,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台,承担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预警处置、疫情信息报告、处置、分析和传递工作。

(二) 保证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队伍人员的隐定,相关人员要保证通讯联络畅通,确保一旦出现疫情立即开展工作。

(三)建立和完善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包括有关药品、消毒剂、个人防护用品、交通及通讯工具及其他物资。

八 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一)宣传教育

利用标语、专栏、各种宣传工具和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对社会公众广泛开展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公众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

(二)培训、演练

加强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提高应急准备、指挥和应急救治能力。

九 附则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