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目标·思维”课堂建构,加强教师教研教改的意识,提高教师教研教改的能力,并进一步落实学科德育一体化,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共同转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组织与展开,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经学校研究决定,从第三周开始举行本学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优质课”比武达标活动。同时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激励教育系统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特别是发挥党员教师“传、帮、带”作用,给青年教师在教学领域提供良好的学习范例,立足课堂做标杆,从而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按照市教育工委党建工作部署,决定利用我校本学期的教学大比武活动同时开展校级“党员教师示范课”活动。现将活动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本次比武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优质课”。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为准绳,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基础,科学地拟定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活动始终要紧扣教学目标的达成展开,在落实分目标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动脑思考、动嘴表达、动手练习的时间与机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课堂教学要严格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的要求,实现学科德育目标。整个课堂学习自始至终都以目标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在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后,进行目标达成度检测。
二、学科组的划分及负责人
此次比武活动共分为以下七个大学科组。具体负责人:
语文组:包艳华 数学组:刘艳华 英语组:宫 伟
理化生组:连业鹏 政史地组:刘 岩 音体美微机组:王双伟
综合实践及其他学校课程:王春平
三、评委及参加人员
评委: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初一到初四备课组长
参加人员:名单见附表(其他教师自愿)。各学科教研组长要安排在第一节讲课。
四、活动时间
第三周(9.13--9.16):数学 政治
第四周(9.19--9.23):历史 化学 地理
第五周(9.26--9.30): 生物 英语
第六-七周(10.8--10.14):语文 物理 音乐 美术 体育 微机
第八周:综合实践等课程
五、活动要求
1.讲课内容及课型:自选
2.比武教师每人备好6份教案(个人二次备课要详细,可操作性强,符合学科要求),授课前分发给评委。(教案中要体现思维导图的运用)
3.每位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前拟定好课堂检测题,备课组长要提前对检测题进行审核。每堂课结束前3-5分钟,对本节课学生目标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
4.学科分管领导负责成立评委团并进行提前培训,严格按课堂比武评价表,认真、公平、公正地进行评价。
5.活动过程中,各备课组长负责存留本备课组的课堂精彩瞬间的照片或影像资料和教师的教案(含导学案),活动结束后学科分管领导负责将本学科的照片及装订后的教案(含导学案)等过程材料交王春平老师存档。
6.各备课组长提前把比武达标评价表分发到组内成员,并在听课前按照观课量表进行观察任务分工。(观课量表要体现对创新点的评价和德育目标评价)
六、活动考核奖励
根据学校考核方案中“⑥在校内举行的各种基本功比赛中获得奖项或荣誉称号,一等奖每次加3分,二等奖每次加2分,三等奖每次加1分,团体奖按等级给予每个组员加相应分(其中备课组长多加1分)。获得荣誉称号不分等次,按最高奖项加分。凡按规定应该参加而不参加者每人次扣量化考核2分。参加校级以上的各种基本功比赛,根据我校工作绩效奖励方案给予相应奖励。”此条款规定,对比武结果进行考核奖励。
(各学科获奖人数为各学科全员参赛人数的60%,一、二、三等奖的人数比为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