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工作是我校组织工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实施基础教育渠道之一。多年来,我校贯彻落实《芝罘区中小学健康促进工作》,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活动。
一、体育教学情况
1、强化督导,加强宣传。我校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我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刘作钊
副组长:王美秋、林栋、赵义殊、于晨鸣、张杰
组员:全体老师
领导组长刘作钊副组长王美秋不定期对各班级体育课及体育成绩进行检查。对工作不到位的体育老师及班主任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本学期评优资格。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对教师的千分考核以及班主任考核中。加强对我校学生体制健康促进工作的宣传。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学校及家庭。助力推进学生健康工作。
领导小组分工明细如下:
“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 负责人:王晓梅 |
“一校多品” | 负责人:林栋 |
“强化健康教育” | 负责人:于晨鸣 |
推行大课间“体能天天练”制度 | 负责人:于晨鸣 |
“加强课外体育活动” | 负责人:宋玥 林栋 |
“完善学校竞赛体系” | 负责人:于晨鸣 |
“构建学生体制健康评价体系” | 负责人:王美秋 林栋 |
2、在教学中,各教师从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出发,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并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增强了科研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并做到经常性地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认识和掌握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新的规律。根据所制定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上好每节课。
学校全面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相关课程,开设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啦啦操等特色体育社团。
3、认真落实各项体育艺术活动,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的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规定在每天的上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
4、课内课外紧密结合,加强学生的健身观念,能初步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学校每学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运动会、趣味运动会等,鼓励全员参与。组织开始校内班级篮球联赛,积极推动篮球在全校范围内普及。体育老师鼓励学生自带体育器材:跳绳、毽子,让他们在课间或活动课时间练习,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到达锻炼的目的。并掀起了一股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潮,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锻炼积极性。
5、完善学校体育竞赛活动。
时间 活动
10月底 校秋季田径运动会
9月底 芝罘区跳绳踢毽比赛
10月中 芝罘区田径运动会
11月初 校拔河、跳绳踢毽比赛
12月 体制达标运动会
4月中旬 校篮球赛(3、4、5年级)
6月1日 体育特长展演
二、体育课开课率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学校配备专职体育教师12人,严格按照教学要求的规定,制定好教育专业课、单元和课时划,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1-2年级周课时量为4节,3-5年级周课时量为3节,开课率为100%。
三、学校经费投入、场地设施情况
我校将保障体育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保障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每年对于学校体育器材的更新和补充大力支持,保证体育课堂及体育训练的正常开展。
学校现有篮球场2块、体育器材室1个、足球10个、篮球50个、排球20个、实心球5个、乒乓球台3台、羽毛球场地1个、排球场地1个。每年安排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认真分析统计并总结,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四、体质测试结果
学期初学校和体育组老师一起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方案。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所有项目的训练、指导。对于一些通过练习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成绩的运动项目加强训练,不能在短期内明显提高成绩的运动项目,在练习的同时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并鼓励学生进行长期锻炼,争取成绩能得到小幅度的提高。同时和班主任联系起来,对于可以在家里完成的项目每天督促学生练习打卡。争取家长的配合,全家总动员,形成家庭锻炼的氛围,配合学生练习。此外,体育老师还利用大课间、每周特长课给学生进行训练。为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质健康检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成绩优异。
烟台市芝罘区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
2021-2022学年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学校名称 | 优秀率 | 良好率 | 及格率 | 不及格率 |
烟台市芝罘区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 | 25% | 27% | 40% | 8% |
五、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