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1.成立专班。为切实增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将劳动教育从“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我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专班,由校长挂帅,各自负责校内劳动教育和校外劳动教育两个版块,全体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班主任和各班家长会主任均参与其中,同心同力,同频共振。
2.明确目标:通过营造校内、校外、家庭和社会多维劳动教育新格局,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3.坚持原则: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4.实施形式:
1)充分在课堂教学中纳入劳动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要作用。一是融合综合实践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等特点进行劳动教育。二是依托中职劳动教育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学段要求,不同学段设置不同的劳动教育内容。三是将语文、英语、美术等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融会贯通,深入发掘教育资源,渗透劳动教育理念,不断增强广大学生践行劳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我校把劳动教育实践贯穿于整个学校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劳动实践活动。例如,通过劳动技术实践制作小工具、生活小物品等活动;带领学生参与校园保洁、种植除草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班务整理、个人书桌整理等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劳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劳动习惯。
3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为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技术,培养劳动习惯,我校每年多次开展各种劳动实践活动,如植树活动、清除城市牛皮癣活动、社区劳动、家务劳动实践等。
二、下一步打算:
1.将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形成权责明晰、奖惩分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全面铺开学校劳动教育,建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把学校卫生劳动、校外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体验活动、家务劳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学校与家庭劳动教育连接在一起,形成互通有无、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3.要尽快建立一支优质高效的劳动教育工作专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迅速提高学校劳动教育教育工作质量和效果;探索出一条有校本特色、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方法道路,打造出班班有特色、校校有品牌的劳动教育地域特色品牌,实现我校劳动教育工作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