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料,也是人体钠和氯离子的主要来源,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如果摄入过多的盐,可增强淀粉酶活性,从而促进淀粉消化和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导致病情加重。高血压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多数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和肥胖,多吃盐会使血压升高,不利于高血压的防治,故必须限盐。糖尿病患者饮食以偏清淡为好,应该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低盐饮食。
人的生命与健康既离不开盐,但是吃多了盐又会带来负作用。一个成年人,每天吃5克盐即可满足身体需要。国内外的医学专家通过多次的调查、实验后认为:长期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生活在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每天吃盐在4克以下,没有发现他们之中有高血压病。而日本北部居民每天吃盐高达26克,高血压发病率为40%;其他地区的人每天吃盐10~15克,高血压发病率为8%~10%。据报道,美国格利伯曼统计了27个国家的调查结果,证明盐摄入量与血压的舒张压高低成正比。我国也作过多次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据29个省、市、自治区对15岁以上450万人的调查表明,我国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北方农村一些地方,每人每日吃盐量达18~20克,说明吃盐多与高血压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高血压的中医药预防保健
一、高血压的预防
高血压发病与体质、情绪、生活失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预防高血压也应紧紧地抓住这几个环节。
首先,高血压的发病与人的体质有关,肥胖者预防高血压,应适当减肥,合理减少摄入饮食量,适当增加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以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的发病机会。有高血压家庭史者或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更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其次,高血压的易患人群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情绪开朗乐观,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预防高血压要调节好生活,尽量做到生活规律有序。要注意调节饮食,少吃肥甘厚味,适当降低食盐的摄入量,控制辛辣刺激性食物。
二、高血压病人的保健
高血压的自我调治1、自我保健 可以安排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消除紧张因素,保持血压稳定的活动。2、按摩保健 按摩头部,用两手食指或中指擦抹前额,再用手掌按摩头部两侧太阳穴部位,然后将手指分开,由前额向枕后反复梳理头发,每次5-10分钟。此外还有擦腰背、点血压点等方法。3、洗脚敷药 晚上临睡前,用温水洗脚泡脚,洗泡过程中可以揉按交心涌泉穴,揉搓脚趾,洗后用药粉(牛膝30g,吴茱萸5g,其为细末,分10次外用),醋调后用胶布外敷于足心,第二天早晨去掉。4、倒捏脊 俯卧位请家属或助手从大椎向腰部方向捏脊。5、揉肚腹 病人仰卧,用两手重叠加压,按顺时针方向按揉腹部,每次3-5分钟。此外,还可以进行日光浴、森林浴、泉水浴等自我保健活动。以上各种自我保健均应坚持长期进行,才会有明显效果,尤其是对治疗后巩固疗效,功不可没。
三、高血压的体育疗法。
高血压自我调理的运动方法又称体育疗法,运动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脑力劳动者是十分有益的。运动方法有多种,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病情等选择适宜的运动方法。1、散步 一般在清晨进行,全身放松,自然呼吸,每天50-100米,以不感到疲劳为度,适于高龄及病情较重者。2、慢跑 一般在步行的基础上逐步过渡,逐渐加量,突出一个慢字,不求速度,以不过度劳累为度,活动15-30分钟。3、太极拳 打太极拳可根据病情、身体状况,选练简化太极拳或等式太极拳。打拳动作要柔和,姿势放松,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可以成套路的打,也可以仅重复其中几个动作,每天1-2次,每次15-30分钟。4、气功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活动初期运动量宜小一点,时间短一点,看情况适当加量。运动有疏通气血,平肝潜降、宁心安神、降低血压等作用。
四、高血压的饮食疗法。
高血压的病人饮食宜清淡而有足够的营养,少吃肥甘厚味,如动物内脏、蛋黄、动物油等。应吃植物油。可进食蛋清、豆制品等以补充营养。芹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木耳等蔬菜和苹果、香蕉、西瓜等瓜果具有降压和降血脂作用,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小米、高粱、豆类、白薯等粗粮也可多吃,对高血压病人有好处。食疗方药:1、醋花生仁 花生仁以食醋浸泡密封一周后可吃,每晚临睡前服2-4粒,嚼烂服下。2、菊苗粥 甘菊苗30克,切细和于粳米煮粥,加冰糖适量食用。3、紫菜海带汤 紫菜、海带适量,煮汤服用。4、海蜇马蹄饮 海蜇124克、马蹄370克,海蜇洗漂干净,荸荠洗净去皮,用水1000ml,煎煮至250ml,分两次服用。5、菊槐茶 菊花、槐花、绿茶各等份,泡水代茶饮。6、莱菔子 莱菔子900克,水煎过滤,浓缩或浸膏,干燥研粉压片,分三十次服用,每日三次。7、菊植决明煎 生山楂15克、菊花10克、草决明15克,水煎成300ml分两次服。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加大,高血压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并且高血压病人大多采取家庭治疗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必要的中医的预防及保健指导,不仅可以让他们对高血压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认识其危害性;而且可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自觉的运用中医的保健方法进行自我保健,达到宁心安神、降低血压、巩固治疗效果等作用,还可以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致残率。
肺结核病的防治知识
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肺结核病
肺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菌最容易通过呼吸道经空气传播,是国家重点预防和控制的传染病。肺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关键是要正确对待和树立信心。得了肺结核病既不可麻痹轻视也不必恐惧悲观,应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到当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去获得咨询和服务,接受相应的检查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这样肺结核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二、如何发现结核病?
一个人如果发生咳嗽、咳痰三周以上或有咯血等症状就必需要到医院验痰或照胸片等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开展普查工作,特别是对重点人群,如教师、服务性行业人员、老人等定期进行X线胸透视。有怀疑者一定要作进一步检查。
三、结核病是怎样传播的,怎样才能控制传播?
(1)、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会在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从呼吸道喷出,漂浮在空气中,特别是有咳嗽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其传染性最大,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健康人吸入了漂浮在空气中的结核杆菌就有可能感染上结核病。
(2)、控制结核病传播最有效的措施是尽早发现病人并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要做到“四早”:早发现、早预防、早隔离、早治疗。通过药物杀死病菌,降低和消除传染性。此外,病人不要当面对他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必要时用手帕捂住口鼻,不要随地吐痰,居室门窗常开,保持室内通风和空气新鲜。
(3)、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家人(尤其是孩子)、邻里、同事等都极有可能受到传染,他们是结核病的高危人群,必要时应到专业结防机构接受相应的检查和预防性治疗。
四、结核病主要有哪些症状?
(1)、肺结核病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临床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胸闷、气急等;全身症状有发热、消瘦、盗汗、乏力、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
(2)、肺结核病的症状并不是结核病所特有的,其它肺部疾病也会产生这些症状。肺结核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症状大都由轻渐重,由不明显到明显,逐步发展,多数病人早期可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常被误认为是“感冒”,“气管炎”而耽误诊治。因此,如有上述症状,持续时间又超过2—3周,就应该想到有结核病的可能。
五、得了结核病应该怎么办?
(1)、首先您对自己的疾病一定要重视,要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应该到专业结核病防治机构处就诊,接受相应的检查,按专业结核病防治医师指定的治疗方案接受正规的治疗。其次,结核病是慢性病,疗程较长,—定要有恒心和信心,要听从专业结核病防治医师的医嘱,定期复查配药,坚持规则服药并完成全疗程治疗。对患者来说要规范地完成长达半年之久的治疗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但这正是决定疾病能否彻底治愈之关键所在,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到底。实践证明,只要坚持规则治疗并完成全疗程,几乎所有的病人都可以治愈。
(2)患者必须做到:A、千万不要到处乱投医,这样既浪费钱财,又往往会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正规治疗而耽误病情。B、一旦确诊,一定要坚持做到全程规则治疗。如果治疗不规则或中途自我感觉“病好了”而过早停药,那将会带来复发的危险。到那时病情反复,病变加重,细菌耐药,费用增多,治疗将会增加困难。
六、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抗结核药物对部分病人会带来一些毒副反应,常见的有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皮疹,视力障碍,关节疼痛等不良症状。出现毒副反应不要自行停药,服从医生处理,以保证正规治疗,达到治愈目的。为及时了解治疗效果,病人在治疗期间应按医生要求定期进行痰涂片和胸片检查。初治病人在疗程满2、5、6月时,复治病人在疗程满2、5、8月时要进行查痰,所有病人在疗程满2月和疗程结束时要摄胸片,以观察痰菌是否消失,病灶是否吸收。有肝功能损害者还需按医嘱复查肝功能。
七、卡介苗接种有哪些作用?
卡介苗接种是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疫苗之一,主要是预防儿童重症全身性结核病的发生。它可分为初种和复种,初种必须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常称新生儿接种。复种,属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通常在小学一、六年级学生进行。
八、 胃病疗法
关于胃病期间喝粥:胃病的治疗讲究“三分治七分养”,在很多人印象中,胃不舒服喝点粥已经成了常识。不过专家提醒,胃病患者的饮食一定要均衡。
对于消化不良患者,喝粥有好处。医生表示,粥易于消化,再加上消化不良多是由于胃酸分泌不足造成的,喝粥可以起到开胃、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
不过医生提醒,一些胃病患者习惯天天喝粥,这虽然比较好消化,但也会带来问题。比如粥经长时间熬制后,部分营养成分会流失,并且喝粥无需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口腔唾液腺的分泌。再者,粥水分多,会稀释胃液,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不利于其他食物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