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省、市和教育局对廉政工作的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动学校廉政工作;树立“组织到位、环境优化、重点突破、标本兼治、全面推进”的廉政工作新理念,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全力实施学校廉政工作;发挥廉政工作保驾护航的作用,规范执政执教行为,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为塑造廉洁勤政、服务社会的教育形象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总体思路
(一)建立健全“廉政教育整体深入推进”机制 ——廉政宣传全覆盖;专题教学求高效;廉政警示经常化;教育活动多样化;廉政探索讲创新。
(二)建立健全“廉政责任制落实”机制——建立联系巡查机制,体现责任监督经常化;建立询问质询机制,突出责任监督针对性;建立现场评议机制,强化责任监督约束性;建立社会评价机制,保证责任监督科学性。
(三)建立“廉政建设过程管理”机制——落实廉政责任,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公开廉政承诺,畅通拒腐防变监督渠道;推进廉政防控,强化拒腐防变源头治理;加强廉政巡查,构建拒腐防变问责机制;开展廉政评价,建立拒腐防变长效机制。
三、具体目标
(一)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通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增强辨别是非和识别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以权谋私,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一方面,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制度化,充分利用干部培训、民主生活会、诫勉谈话等时机,通过理论灌输教育、干部自我教育、典型示范教育、反面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把反腐倡廉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腐的思想防线。另一方面,在教育形式上要力求创新,在发挥好集中教育、经常性教育和激励警示教育等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征集廉政格言、编印廉政手册、发送廉政短信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的廉政勤政教育,着力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看不足,运用反面典型论危害、明是非,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二)健全和完善干部廉洁自律管理机制
各级领导干部不仅是廉政工作的组织者,更是实践者,所以,既要“选好配好”干部,更要“管好用好”干部。
干部管理注重强化以下五个方面:1.坚定理想信念使干部不去腐败;2.用心干事创业使干部不想腐败;3.保持艰苦奋斗使干部抵御腐败;4.正确对待权利使干部不能腐败;5.自觉接受监督使干部约束腐败。
从干部发展过程的六个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育:1.后备干部即将提拔时,及时进行岗前强化教育,防止“带病上岗”;2.干部任职时间较长时,及时进行岗中预警教育,防止“前功尽弃”;3.干部提拔使用后,及时进行岗后警示教育,防止“传染疾病”;4.干部即将面临退休时,及时进行岗末提醒谈话,防止“晚节不保”;5.干部担负重要工作和负责重要工程时,及时进行事前提醒谈话,防止“撞车翻船”;6.节日假日、婚丧嫁娶、子女升学、购房乔迁时及时进行事先教育提醒,防止“引发腐败”。
在干部晋升、评优中实行党风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度。
通过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实现干部“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干群关系进一步拉近,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目标。
(三) 健全和完善教职工职业道德教育机制
1.治腐之本在于治人,治人之本在于治心,治心之本在于治欲。以“师德建设教育月”为抓手,以“开放日”和“行风民主评议”为契机,通过开展一系列师德教育活动改进作风,弘扬正气,牢固树立教职工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教师廉洁从教意识,坚决拒绝有偿家教,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有理想、有抱负、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教职工队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行风再上新水平。
2.会做事才能办好事,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腐败自然丛生,所以,拒腐防变要从治理平庸、懒惰、涣散开始,坚持“强化廉洁教育”与“增强责任意识”并举,真正落实“廉洁勤政”目标。
3.诚信教育是廉政教育更深层次的教育,是治腐防变的根本所在。诚信养成在于每个人内心的坚守,所以,塑造诚信品质必须以提高素质为基础,通过开展“读书节”和“学习型校园建设”活动,形成“读书思廉,读书养廉”的教育风气。
4.在教职工职称评定和各项评优中实行廉政建设“一票否决”制度。
(四) 健全和完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
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全力打造,逐步形成学校廉政特色文化。
廉政文化建设分四步走:1.创设廉政文化环境,形成良好的廉政教育氛围;2.完善廉政管理制度,管住每一项权利,筑牢防火墙;3.发挥文化潜在功能,深化廉政教育意义;4.构建完整的文化体系,建立廉洁教育长效机制。
廉政文化建设借助“六大平台”推进:1.课堂教学主渠道教育平台(“廉洁教育读本”和“校本教材教学”);2.廉洁教育月平台(与法制教育结合进行);3.校园网络平台(宣传格言警句、廉政时评、书法绘画、廉政影视等);4.校园宣传栏平台(宣传栏、展板、警示语牌等展示);5.校报、校刊平台(进行专题报道);6.教育实践基地平台(警示教育、法制教育、革命理想传统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
(五) 健全和完善规范收费和工程建设工作机制
利用一张学校收费“明白纸”进行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的宣传,通过严格管理抓好落实,杜绝一切乱收费现象。
工程建设严把“六关”:1.源头防腐严把制度关;2.落实责任严把督查关;3.关口前移严把防控关;4.实行承诺制严把自律关;5.强化监管严把实施关;6.查找症结严把整改关。
(六) 健全和完善监督惩处机制
1.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强化廉政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建立健全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使滥用职权的越轨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裁和纠正,使弄权营私者无隙可乘。
(1)年初一把手与副校级中层签订廉政责任书、副校级与中层签订责任书、副校级与下属签订责任书、中层与下属签订廉政责任书,强化廉政责任制。
(2)办学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3)实行公示制:公示政策、制度,公示计划、方案,公示工作进程,公示工作结果。
(4)建立八大监督渠道:学生调查、座谈会——学生评教;教职工调研——职工评干部;社会监督员座谈会和调查评校;家长委员会评校;家长会评校;信访;校长信箱;12345政府热线。
2.对发生严重违反反腐倡廉制度的案件和对严重违法案件不及时查处的部门和个人,对落实反腐倡廉制度措施不得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部门和个人,根据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通过落实责任制和实施责任追究,确保反腐倡廉制度落到实处,确保制度在反腐倡廉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同时,切实发挥惩治的震慑作用,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制度的约束力、监督的威慑力、源头治腐的推动力。
(七) 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
1.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组织领导机制,将反腐倡廉建设融于发展、改革和管理之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纪检人员要在党委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思考和谋划,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和任务,积极协助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当好参谋助手。
3.党政主要负责人是反腐倡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其他干部实行“一岗双责”制。在工作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切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指导和督促,深入分析研究反腐倡廉形势和部署安排反腐倡廉工作,及时把握新情况新动向,及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新问题。同时,还要积极动员和引导广大师生参与反腐倡廉工作。
(八)健全和完善理论研讨机制
认真学习党的反腐倡廉理论,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处理新形势下各种复杂矛盾的能力,将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系统的认识,不断开拓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工作,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与时俱进,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