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由于我校教师队伍师资老化,青年教师后备不足,教师队伍的整合再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和十分迫切。因此,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作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的核心,全校上下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也就刻不容缓。
我们针对学校发展的实际和新课改的需要,本着立足长远和教师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教师教育发展作为推进我校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力求在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教师,并力求使广大教师能主动适应当下“四新”叠加的高考改革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的教学能力。
我校实施教师教育发展的目的是使每一个教师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而且还要把他们锻造成为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课程整合的科研型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中,一定要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教师教育的首要位置,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使教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能为人师表。
经过学校认真研究,充分讨论,现拟定我校教师教育发展规划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力求实效
为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对教师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我校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摆在优先实施的战略地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工作,统筹规划,认真实施。根据上级文件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年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学校主要处室、年级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教师发展工作。
(二)教师规划,借力成长
组织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规划,更好地让教师边学习边提升自己,让老师们进行自我剖析,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并及时进行取长补短。教师根据所定的规划目标,同伴互助,相互交流,借助学校这个得力的平台努力使自己达成目标,并有适应新教育形势的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学习活动内容
1.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校培训及各类研修专家讲座视频等内容。
2.教师师德培训。加强政治学习,正确理解并运用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教师政治思想觉悟;进行师德修养、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
3.实施课程改革的通识性理论培训,使广大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掌握国家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理论,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参与实施课程改革实验。把新课程理论学习与研究及运用能力的培训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心,作为学校今后进行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抓好实施课程改革的学科性培训,认真组织开展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与运用。
4.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组织参加线下线上有关教育专家学者的讲座、研讨等学术活动;加强教研活动和集体教研活动;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活动;开展跨学科知识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现代教育教学观念。
5.实施课题研究,开展行动研究,参加各类名师工作室等活动。
(四)学习形式和要求
坚持自学与学校组织集体学习相结合,坚持举办校本研修与聘请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坚持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学习和集体派遣外出参观学习相结合,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融合学习形式。
(1)专家指导,专题讲座。本着“量力而行,适度超前”的发展策略,通过外请名家到校讲学或指导课堂教学,把推进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作为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一是充分利用“请进来”的智力资源优势,邀请教研员等专家或名师来校指导课堂教学,在指导过程中,我们把专题讲座与听评课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教师现场上课老师从课中提取问题,确立研讨主题专家指导的形式,使我们的老师既从中吸收理论营养,又得到实践操作的实际指导。二是举办校本研修,力求使我校的全体教师,通过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的学习获得实惠,在吸纳先进教育教学思想的同时,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工作思路上。
(2)主题论坛,互学互助。任课教师在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力求从思想观念和教育行为入手,向规模研究要效益。一是开展学习式教研活动。通过研修班学习、工作室等形式,吸引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进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二是开展活动式教研。主要是根据各学科特点,以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常规教学”和“示范课教学”活动,通过教学常规研究、教学问题研究、新课程研究的研讨活动,为教师的成长构建起发展的台阶。三是外出参观学习,扩大教师视野。根据学校的需要,教师外出培训和参观学习,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出学习心得。
(3)同伴互助,共同成长。在实施校本研修中,充分发挥我校的老教师的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年轻教师工作热情高和勤学钻研,让同学科教师形成积极的同伴互助模式,加快我校师资队伍的整合和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一是以老带新。让新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向老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强的老师拜师学艺,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师徒结对子。通过探索课、引领课及示范课教学活动,让教师自己研究在授课中的长处与不足。使具有不同教学特色的教师结成对子,相互取长补短,逐步完善自己,迅速成为教学和研究的骨干。三是聘请名师指点。为教师聘请专家、知名教师为指导教师,不定期接受培训,使他们总结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充分挖掘自身的发展潜力。
(4)线上研讨,线下实践。学校构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学校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优势,构建线上交流平台,进行广泛交流,通过教学设计讨论、学生问题诊断、教师听评课交流、教学反思交流、教学问题研究等活动,相互借鉴、相互探讨、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5)案例剖析,反思教育。通过剖析教育教学案例和优秀教师成长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对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有利和不利方面的深刻比较,总结教育教学改进的措施,得出教师健康成长的规律,指导教师成长。反思教育,就是通过典型的教育教学案例的剖析,结合系统的理论学习,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指导实践操作。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及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批判,提高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的能力。
(四)组织措施
1.加强领导,强化过程实施。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务主任、各年级主任为成员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机构。
2.提高认识,增强学习意识。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是关乎民族素质和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取得成功的大事,是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是关乎千家万户群众利益的大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办好学校的根本保证,因此,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3.开展活动,加快教师成长。
(1)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的目标考核政策。
(2)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规范化学习。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部门组织的实施课程改革的相关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不断更新知识,吸纳新方法。积极参加和深入开展校内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加强听课、评课和说课活动;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学习研究,使教师正确理解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教学计划,掌握所教学科的教材、教法,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提高实际教学能力。
4.建立组织,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科研型学校”。
(1)各年级组、各教研组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学习活动。
(2)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积极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发动教师自找课题进行研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以科研推动教学改革,以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3)开展多种培训,坚持周教研教改,组织跨学科教学研究,实现现代课程发展和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5.加强过程管理,切实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督促教师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加强对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理论等与实施课程改革相关方面的培训和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形势。也只有教师教育发展不断更新,学校教育理念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才能不断超越,才能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
2022年9月1日